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莲花经赞

标题包含
莲花经赞
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内含藏。 溢心甘露时时润,灌顶醍醐滴滴凉。 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 假饶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两三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篇古文赞美了佛法的无尽智慧和滋润人心的力量,即使面临困境和罪恶,也能通过领悟佛法而获得解脱。可以将其译为: 这部经典共有六万余字,七卷篇幅,满载无尽的奥义和智慧。 如同心灵甘泉般润泽人心,又如醍醐灌顶般带来清凉。 在智者口中讲述时,就如白玉般的牙齿流淌着舍利圣水,红莲般的舌头散发着智慧之光。 即使是如山的罪恶,只需领悟这两三行的妙法,便能立刻得到解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莲花经:即指《金刚经》。因为释迦牟尼佛在讲《金刚经》时,是坐在莲花座上的。 2. 宋仁宗: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的庙号为“仁宗”。他在位期间(1023-1063年)重用文臣,国势比较安定,文化发展也比较兴盛,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作文治盛世。 3. 六万余言七轴装:《金刚经》的全文有六万多字,刻印在七卷轴上。 4. 无边妙义:形容《金刚经》中蕴含的道理无穷无尽,难以尽述。 5. 溢心甘露:比喻《金刚经》中的道理如同甘甜的雨露滋润人心。 6. 灌顶醍醐:佛教中的一种仪式,用以比喻深奥的佛法使人豁然开朗。 7. 白玉齿边流舍利:舍利子指的是高僧圆寂后留下的遗骨,这里用来赞美宣讲《金刚经》的高僧。 8. 红莲舌上放毫光:形容高僧讲解《金刚经》时,他们的语言如同莲花一样美好。 9. 假饶造罪如山岳:意思是无论犯了多大的罪过,只要听闻到佛法,就可以得到救赎。 10. 只消妙法两三行:表示只需要领悟到佛法的真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去完善
赏析
《莲花经赞》这首古诗赞美了佛教经典《法华经》的博大精深和无尽妙义。诗中以莲花为喻,表达出佛教经典的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虔诚敬仰和对因果报应的信念。全诗采用描绘和比喻的手法,将深刻的宗教哲理融入优美的诗句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莲花经赞》是宋代著名文人、政治家赵祯(即宋仁宗)于景祐二年所作的莲花赞美诗。此时期正值北宋盛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选拔了大量的人才。而赵祯在位的四十二年(1022-1063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安定时代,对内以儒家思想为主,提倡文教,对外则坚持和平,使国家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由于个人身处这样的环境,赵祯对莲花的喜爱和崇敬之情也愈发深厚。在他的眼中,莲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植物,更是纯洁、高雅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应当追求的美好品质。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莲花经赞》,一方面借莲花抒发自己的感慨,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激励更多的人向莲花学习,追求高尚的人格和高雅的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