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州寄永川赵尉
此州大如斗,此县安得壮。
官有少府君,斯须一军张。
此君少年日,弄笔戏天匠。
能令枯树荣,解使涸泽涨。
岁晚天戏之,千山万山瘴。
不畀龟自灵,小儿能薄相。
我于同辰游,拜君丈人行。
得书日十反,有烛夜千丈。
如何三命共,所设非所当。
巽君在床下,踞我著炉上。
此意岂宜蒙,临风愿回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个城市真是雄伟壮观,这个县城竟然如此雄壮。
有位官员名叫少府君,他率领军队迅速备战。
这位少府君年轻时候,用笔书写时仿佛在与天公斗巧。
他的文章能让枯树重获生机,也能让干涸的湖泊再次充满水分。
晚年之时受到上天的捉弄,飘荡在山间的云雾变幻莫测。
即使神明不肯给予庇护,少年也能够应对自如。
我与他在同一时刻游玩,视他为长辈般尊敬。
每天都会反复阅读他的来信,如同夜晚明亮的烛火照亮前行之路。
为什么三条命共同存在,它们的设定并不是它们应有的状态。
少府君屈居于床下,而我则高高在上地坐在炉边。
这样的安排实在不合适,我希望能随风改变方向。
去完善
释义
1. 昌州:古代地名,即今重庆市永川区;
2. 大如斗:形容昌州的面积之大;
3. 安得壮:为何这样繁华昌盛;
4. 少府君:指赵尉,为当时的郡县官员之一;
5. 斯须:片刻之间;
6. 一军张:指士兵队伍整齐而威严;
7. 少年日:年轻时的日子;
8. 弄笔:玩弄文笔,指擅长写作;
9. 枯树荣:指赵尉曾让当地的植被恢复生机;
10. 涸泽涨:指赵尉成功治理了干旱的问题;
11. 岁晚天戏之:形容自然环境的恶劣变化;
12. 千山万山瘴:瘴气指山中弥漫的毒气,这里用来形容山区环境恶劣;
13. 不畀龟自灵:古人认为龟卜可以预知未来,但此处作者表示即使没有预知能力也能顺利度过;
14. 小儿能薄相:形容年幼时所表现出的智慧才能;
15. 同辰游:指出生在同一年代;
16. 拜君丈人行:以尊敬的态度向赵尉请教;
17. 日十反:每天多次查阅来信;
18. 有烛夜千丈:形容灯火通明;
19. 三命共:指的是三位命运相同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赵尉和其他一位友人;
20. 所设非所当:指所处的位置不恰当;
21. 巽君在床下:自己谦恭地居于床下;
22. 踞我著炉上:别人舒服地坐在炉边;
23. 此意岂宜蒙:这样的场景怎么适合我承受;
24. 临风愿回向:希望我的愿望能随风传达到您的身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昌州寄永川赵尉》,作者是南宋诗人项安世。全诗描绘了作者与赵尉的交情,并对他的才华表示赞赏。其中提到,尽管年纪尚轻,赵尉却具有非凡的才能,他能用笔墨戏耍大自然,让枯树重新生长,让干涸的水泽重新充盈。然而,命运的捉弄却让赵尉身处困境,但这并未影响他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作者坚信赵尉必定能够度过难关,期待着与他重逢的日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昌州寄永川赵尉》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远离故乡昌州的旅途中,对友人赵尉的思念之情。
在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项安世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对此深感忧虑。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不满时政而辞官回乡。在这期间,他与赵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赵尉任职于永川,两人经常书信往来,互相倾诉心中的感慨。
在创作这首诗时,项安世正身处异地,面对故乡的遥远和友人的分离,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思念之情。他用这首诗表达了对赵尉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悲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