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兴旅亭

标题包含
题兴旅亭
舟行竟日雨冥冥,晚饭凄凉送客亭。 云羃乱山看不见,隔江惟有一堆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泂(1094年-1176年),字召叟,一字浩然,号东波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堂弟,与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 苏泂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深受苏轼、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乘船走了一整天,细雨蒙蒙,晚饭后在凄凉的送别亭里话别。云雾笼罩着杂乱的山峦,让人看不清远景;隔着江水,只能看到远处的山峰呈现出一片青色。
去完善
释义
1. 舟行:指乘船行驶。 2. 冥冥:阴暗的样子。 3. 晚饭:晚餐。 4. 凄凉:形容环境孤寂凄清。 5. 送客亭:古代驿路上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6. 羃:遮掩,覆盖。 7. 乱山:杂乱的山峦。 8. 江:江河。 9. 一堆青:指远处的山峦,因其被云雾笼罩,只能看到一片青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舟行竟日雨冥冥”描述了诗人乘船在雨中行进了一整天的情景,“竟日”表达了时间的漫长,而“雨冥冥”则突出了天气的阴沉。接下来的“晚饭凄凉送客亭”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晚饭”暗示了时间的推移,而“凄凉”则表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 第二句“云羃乱山看不见”中,“云羃”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乱山”则表现了诗人眼中的山峰形态。这句诗传达了诗人无法看清远处景色的遗憾。最后一句“隔江惟有一堆青”则描绘了江对岸的一处绿色景致,虽然视线受阻,但诗人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思。诗人的视野被遮挡,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远方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兴旅亭》是南宋诗人苏泂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一处小亭子休息时所见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此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而北方则被金国统治。这个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苏泂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苏泂,字召叟,自号东冈居士,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人。他出身书香门第,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后因故辞官回乡。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在这个时期,苏泂可能因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景色的向往,选择了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知识。南宋时期,由于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激化,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远离政治,隐居山林。他们通过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个时期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