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足子苍和人诗

标题包含
足子苍和人诗
执戟老人双鬓斑,陆沉三世不迁官。 穷如老鼠穿牛角,拙似鲇鱼上竹竿。 岂有葡萄博名郡,空余苜蓿上朝盘。 荣华气象无丝许,正坐平生骨相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拿着长矛的老人双鬓已斑白,经历三代沉沦却仍未升迁。 穷困如同一只老鼠在牛角中穿梭,愚笨如同一条鲇鱼爬上竹竿。 哪有什么葡萄换取名誉之邦,只剩下苜蓿摆放在朝堂之上。 荣华富贵一点儿也不见踪影,原来是因为平生的骨相冷硬。
去完善
释义
执戟:古代卫士的职务,这里比喻从事微贱的工作。 陆沉:陆地上的沉沦,形容地位低下,无法升迁。 牛角:牛背上隆起的部分,意指艰难困苦的生活处境。 鲇鱼:一种鱼类,这里用来形容笨拙的样子。 葡萄:这里是用来比喻高官厚禄。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这里用来形容朝廷官员的饮食。 荣华:荣华富贵,指富贵的地位和享受。 骨相:骨骼相貌,这里用来形容人的命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足子苍和人诗”为题,讲述了诗人胡仔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慨。开篇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他手持长戟,两鬓斑白,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贫困和笨拙,如同老鼠在牛角中穿梭,又如鲇鱼爬上竹竿,体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以葡萄和苜蓿为喻,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现实的讽刺。他认为,所谓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虚幻的泡影,他的内心世界并没有被这些表面的浮华所沾染。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强调了他内心的坚定和正直,他认为自己一生的骨相清寒,正是由于他对名利的不屑和坚守自己的原则。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有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有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足子苍和人诗》是宋代诗人胡仔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089年。在这一年,胡仔因其父亲去世而回到家乡临川守丧。在这段时间里,他深感受挫和失落,但同时也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 当时的宋朝正处于繁华盛世的后期,社会矛盾逐渐凸显,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现象严重。然而,文人士大夫们仍然坚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胡仔作为一个文人墨客,虽身处困境,却始终保持一颗执着的文学之心,通过诗歌创作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责任。 这首《足子苍和人诗》正是他在丧父期间创作的,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在这首诗中,胡仔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但又坚信只要坚守信念,总会迎来曙光。这样的情感表达,既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态度,也揭示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心灵困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