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杜使君洪道屡称我于诸公闻之愧甚赋诗答谢之
去天一尺古蓬州,年来除守得胜流。
渠家本是城南杜,诗律贤我三千筹。
如此才高却解事,入眼人才皆可意。
他邑犹分刺史天,片言每为将军地。
故应怜我退无田,力相推挽令向前。
傍人闻说皆抚掌,竹竿那使鲇鱼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天一尺的古蓬州,近年来防守得胜利流。
他们的家族原是城南的杜氏,诗韵贤明我有三千筹。
才华横溢又能识大体,所见人才都合心意。
其他的城市还分刺史权力,一言可以左右将军地位。
所以应该关心我的处境,尽力推动让我向前。
旁边的人听说都拍手叫好,这样的竹竿怎会让鲇鱼攀爬呢。
去完善
释义
1. 蓬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四川省南部地区;
2. 杜使君:指杜洪道,时任蓬州知府;
3. 古蓬州:指蓬州历史悠久;
4. 除守:除去职守之意,指杜洪道离职蓬州知府;
5. 胜流:高雅的交际圈子;
6. 渠家:指杜洪道,通过“城南杜”来介绍他的家族背景;
7. 诗律贤我三千筹:形容杜洪道的诗歌才华横溢;
8. 如此才高却解事:指杜洪道虽有才华,却很了解实际情况;
9. 可人意:令人满意的意思;
10. 他邑犹分刺史天:意为在其他地方,仍保留着对杜洪道的赞誉;
11. 片言每为将军地:称赞杜洪道有气节;
12. 退无田:指诗人自己退休后没有田地;
13. 力相推挽:希望杜洪道尽力推荐他;
14. 傍人闻说皆抚掌:周围的人们听说这个消息都拍手叫好;
15. 竹竿那使鲇鱼缘:表示不会让有能力的人白白浪费自己的才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标题较长,主题为诗人与蓬州杜使君的交往。首句写蓬州的地理位置,次句以“除守”表达杜使君的地位和成就。三四句用“渠家本是城南杜,诗律贤我三千筹”表达杜使君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才华。五六句描述杜使君的慧眼识人和善解人意。七八句通过比喻表现杜使君对诗人的关心和提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此感激之情以及身边人对这种情谊的反应。全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显示出唐代诗人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蓬州杜使君洪道屡次在各种场合赞美诗人唐庚的才华。杜洪道时任蓬州郡守,作为地方长官,他不仅关心民生,还对文学艺术的交流和传播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时期,正是宋神宗进行变法图强,力图振兴国家之时,所以人才济济,文化繁荣。而唐庚本身虽出身名门,却性格直爽,为官清廉,具有独立的政治见解。在这样的背景下,杜洪道的赞誉对唐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认可,因此他深感愧疚并赋诗答谢。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