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登瀛图

标题包含
题登瀛图
世传阎公学士图,意象旷雅难形模。 山僧临本持索句,展卷复掩空长吁。 秦王功高塞宇宙,搜揽豪隽供驰驱。 内怀矛甲伺同气,外示闲暇耽文儒。 临城开馆构杰阁,坐见瀛海移西都。 分番夕宿无厌倦,珍膳日给何丰腴。 天光下照天策府,煌煌星象经天衢。 房乔夜半进危计,平明一矢惊临湖。 群贤崛起辅贞观,亦有淹滞如颜苏。 惜哉燕翼谋未善,祥麟接武容妖狐。 殿阶置笏怒未解,田舍收麦言何谀。 策名书府真有腼,空与老姥扶天枢。 贵人一代骨已朽,史笔千载心犹诛。 阎公绝艺今亦无,长安落日明榛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流传世界的阎公学士画,意境深远难以形容。 僧人翻阅此画寻找诗句,展开画卷又合上,感叹许久。 秦始皇成就巨大震撼世界,搜罗各路英才来辅助他。 内心藏着兵甲等待时机,表面却悠闲热爱文学。 在城楼上设立学堂,雄伟壮观如海市蜃楼。 晚上分批住宿毫无疲倦,每天的美食丰盛可口。 月光照亮了天策府,天上的星星闪烁着光亮。 房乔半夜提出危险计策,清晨一点箭惊吓了众人。 许多贤能之人辅佐贞观之治,也有被埋没的人才比如颜苏。 可惜啊,燕翼的谋略并不完美,祥麟般的人物也有藏有奸邪之辈。 大臣们怒气冲冲地交还朝笏,田野里的百姓说说笑笑。 进入官府的人实在让人羞愧,只剩下老年妇女扶着天枢。 显贵们已经逝去,但历史的记载仍然铭记于心。 阎公的高超技艺如今也不在了,长安的落日依旧明亮照耀着人间。
去完善
释义
1. 阎公学士:指唐太宗时期的文人阎立本,他以善画人物著称,被尊为学士。阎公也是历史上对他的一种称呼。 2. 世传:历代相传之意。 3. 意象:意指图画中的形象;象,是绘画艺术的形象表现。 4. 旷雅:即旷达高雅,这里形容阎立本的绘画风格。 5. 难形模:难以用笔墨来描绘和模仿。 6. 山僧:指隐居的僧人。 7. 临本:临摹原画的副本。 8. 索句:向作者请教诗句的意思。 9. 展开:指打开画卷。 10. 掩卷:合上画卷。 11. 长吁:长长地叹息。 12. 秦王: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在隋末起兵时曾被封为秦王。 13. 功高:指李世民在建立唐朝过程中的巨大功勋。 14. 塞宇宙: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用以赞美李世民的丰功伟绩。 15. 搜揽豪隽:搜罗选拔有才能的人。 16. 驰驱:驱使奔驰,这里有驱使人才发挥作用的意思。 17. 内怀矛甲:指居心叵测之人。 18. 同气:指有共同志趣的人。 19. 外示闲暇:表面上显得闲适从容。 20. 文儒:指文人儒士。 21. 临城开馆:指李世民在长安建立朝廷。 22. 构杰阁:营造宏伟壮丽的宫殿。 23. 坐见:坐享其成。 24. 瀛海:大海,这里借指皇宫。 25. 西都:指长安。 26. 分番:轮流值班。 27. 夕宿:指晚上住宿。 28. 无厌倦: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 29. 珍膳:精美的食物。 30. 日给:每天供给。 31. 丰腴:丰盛。 32. 天光下照:喻皇帝的光辉普照天下。 33. 天策府:古代皇帝住的地方。 34. 煌煌星象:繁星满天,璀璨夺目。 35. 经天衢:在天街上穿行,这里喻指天子巡幸。 36. 房乔:唐代著名政治家房玄龄,字乔,是太宗朝的重臣。 37. 夜半进危计:指房玄龄曾深夜进谏太宗,为国家安危献计献策。 38. 平明:黎明时分。 39. 一矢惊临湖:指李世民平定尉迟敬德叛乱的事。 40. 群贤崛起:众多贤能之士纷纷涌现出来。 41. 辅贞观:协助贞观年间的皇帝治理国家。 42. 淹滞:埋没。 43. 颜苏:指颜真卿和苏轼,他们都是因政治原因而被贬谪的文人。 44. 惜哉:可惜啊。 45. 燕翼谋未善:意指太宗未能完全妥善地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之事。 46. 祥麟接武:指武则天篡位的事情。 47. 容妖狐:暗指武则天任用奸佞之人的事实。 48. 殿阶置笏:指大臣们在殿堂上据理力争。 49. 怒未解:指皇帝的愤怒还未平息。 50. 田舍收麦:指百姓忙于农事。 51. 言何谀:意指农民对国家的忠诚不掺虚假。 52. 策名书府:意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功名。 53. 腼:害羞。 54. 老姥:老年妇女。 55. 扶天枢:指老妇人为君王服务。 56. 贵人一代骨已朽:指过去的权贵已经离世。 57. 史笔千载心犹诛:史书的记载能使人们千年后仍能感受到历史的沉痛。 58. 长安落日明榛芜:意指长安城衰败的景象如同夕阳下的草木荒芜。
去完善
赏析
《题登瀛图》是南宋诗人陆文圭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一幅名为《登瀛图》的画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全诗以一幅画面为核心,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上的英雄豪杰、贤臣良将、才子佳人等形象。同时,也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先,诗人提到这幅画作的创作者是阎公,他的技艺已经失传,留下的只是长安落日明的景象。接着,诗人描述了画中的景象,如秦王的功绩、豪俊的人才、文儒的风采等。这些形象代表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后,诗人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他认为,虽然历史上有许多英雄豪杰,但他们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相反,有些人却因为权势和地位而得到了过分的宠爱。这种对比和反讽,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公平的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未来的世界能够公正公平,让有才之人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艺术的敬仰,认为艺术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们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登瀛图》是元代诗人陆文圭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主要描述了作者在观赏一幅描绘登瀛图的画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画中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先,从诗的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大致创作于元朝末年,即公元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此时正值元朝统治中国时期,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知识分子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 其次,这个时间段内,陆文圭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最终仅以博学鸿词科入选,出任地方官员。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百姓谋求福祉,但其抱负却难以实现。这种人生的曲折和壮志难酬的心境可能正是他看到登瀛图后感慨良多的原因。 最后,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方面,元朝末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普遍怀有忧国忧民之心,渴望建功立业。然而现实却是才华无法施展,理想难以实现。这使得他们对理想中的美好境界产生了深深的向往,如诗中所描绘的仙境一般。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