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标题包含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倒数的光阴。
去完善

译文
田间柔嫩的桑叶刚刚发芽,东边的邻居已经开始养蚕了。牛犊在平坦的山坡上吃草,傍晚的乌鸦在寒冷的树林中歇息。远山近水,道路蜿蜒,酒馆的青旗引人注意。城里的桃花李花在风雨中发愁,春天的美好却绽放在溪水旁的荠菜花上。
倒数的光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陌上:田间小路上。 2. 柔桑:嫩桑叶。 3. 破:发芽。 4. 嫩芽:新生的芽。 5. 东邻:东边的人家。 6. 蚕种:蚕卵。 7. 生些:孵化出一些小蚕。 8. 平冈:平坦的山脊。 9. 黄犊:黄色的牛犊。 10. 斜日:傍晚的太阳。 11. 寒林:寒冷的树林。 12. 暮鸦:归巢的乌鸦。 13. 山远近:山峦重叠。 14. 路横斜:道路纵横交错。 15. 青旗:酒家的标志。 16. 沽酒:买酒。 17. 桃李:指春天开花的桃树和李树。 18. 荠菜花:一种野菜的花。
倒数的光阴。
去完善
赏析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首句“陌上柔桑破嫩芽”点明了季节特征,即春天到来,柔桑开始萌发新芽。接下来一句“东邻蚕种已生些”则是具体描绘春天的生机,邻居家的蚕也开始孵化出来。接下来的两句“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平冈上的小草长出,黄犊悠闲地叫着;夕阳下的树林中,乌鸦悄然栖息。这四句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季图景。 下片则由远及近,描绘了沿途所见。“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是说山路纵横交错,路边有一座小酒馆,青色的酒旗迎风飘扬。最后两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则以对比手法收尾,意为城里的桃树和李树因为怕风吹雨打而显得忧虑重重,而春天却在乡间溪边的荠菜花上得到了体现。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春天的美好,使人陶醉其中。
倒数的光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春季田园风光和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反映了辛弃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创作这首词时,辛弃疾正身处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杭州)。此时,国家政治腐败,金国对南宋的威胁日益加剧。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但由于朝廷的软弱无能,他的抱负难以实现。因此,他常常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描写春季自然风光的同时,辛弃疾还关注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他以“陌上柔桑破嫩芽”开篇,描绘出春天田野间的生机盎然;紧接着以“行人断桥春波绿,日暮春江冷如许”描述了行人在春天的傍晚感受到的寒冷。这些细腻的描绘,都体现了辛弃疾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总的来说,辛弃疾在这首《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风光和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忧虑,以及自己对抗金事业的执着追求。
倒数的光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