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
孔丘墨翟并称贤,始信先生学未坚。
何事退之传此谬,亦将余论点遗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孔夫子和墨子都被称作是贤人,这让我们相信他们学习到的知识十分坚固。然而,为什么韩愈会传播这种错误的观点呢?也许他将我的其他观点遗漏在了遗留下来的著作中。
去完善
释义
1. 贾谊:西汉文学家,主张改革政治。
2. 孔丘墨翟并称贤:孔丘,即孔子;墨翟,墨子。此处指贾谊与孔子、墨子并称为贤人。
3. 始信先生学未坚:这里表示相信贾谊的学问不够坚定。
4. 何事退之传此谬:韩愈在《原道》中将贾谊同孔子、墨子并列,视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这里质疑韩愈的观点是错误的。
5. 亦将余论点遗编:这也只能证明他的学说有欠缺之处。
去完善
赏析
《贾谊》吕本中 赏析:
吕本中的这首《贾谊》通过对孔丘、墨翟这两位古代贤者的赞美,表达了对贾谊才学的肯定。同时,诗中提到韩愈(退之)在《师说》中关于“吾师道也”的观点,暗示了作者认为贾谊的学问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种评价与吕本中对贾谊的敬仰之情互为呼应,使整首诗显得充满了哲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贾谊》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约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北宋灭亡,金兵入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如此艰难的世道中,吕本中作为一位正直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充满了关切之情。他通过对汉代贾谊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治理的理想和抱负。
诗中的“贾生骨已朽,仍遣舌犹存”一句,既表达了对贾谊的敬仰,又暗含了吕本中对现实的忧虑。他认为贾谊虽然早已离世,但他的智慧和精神仍然留存于世,为后世所传颂。
在这一时期,吕本中还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如战乱、流亡等。这些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国家衰败和民生疾苦,从而更加坚定地主张改革政治,拯救国家和民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