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看樱桃花
纤枝瑶月弄圆霜,半入邻家半入墙。
刘阮不知人独立,满衣清露到明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纤细的枝条在月光下舞动,凝结着圆润的白霜,一半伸进了邻居家,一半映照在墙上。 刘阮二人全然不知有个孤寂的人儿独立于此,直到那人满身都是清晨的露水,她的衣裙飘散着清新的香气,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去完善
释义
1. 皮日休:唐朝文人,文学家,本诗作者。
2. 纤枝:细弱的枝条。
3. 瑶月:明亮的月光。
4. 圆霜:晶莹的霜花。
5. 刘阮:刘晨和阮肇,汉代人名,据记载他们在天台山采药迷路,食桃饮水后遇仙女,留居半年才回家。这里是比喻误入仙境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瑶月”形容月亮皎洁如瑶池之美,月光透过枝条,洒在花瓣上,使其带上了一层晶莹的霜花。“纤枝瑶月弄圆霜”,看似简单的一个画面,实则诗意盎然,展现出夜空中那片空灵的境地。
紧接着,“半入邻家半入墙”描绘了花朵怒放的盛况,有的开在邻居家,有的则越过围墙,颇有几分争艳之意。同时,这句也寓意着美好和快乐的时光是可以与邻里分享的。
最后两句“刘阮不知人独立,满衣清露到明香”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就如同刘阮二人误入桃花源一般,沉浸在夜赏樱花的美景中,以至于忘却了时间,甚至察觉不到旁人的存在。诗人就这样静静地欣赏着那带着清露的花朵,直到黎明时分,才闻到浓郁的香气,一切如梦初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看樱桃花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歌作于公元864年,正值唐朝晚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当时诗人皮日休正遭受政治压迫,流放江南。
在这样困顿的境遇中,皮日休把目光投向了自然界的美好,以观察樱桃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观赏樱桃花的美景,赞美了樱桃花的美丽和高洁,同时也寓含着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时代背景方面,唐朝晚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皮日休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他深感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却因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而被贬谪。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观察自然之美,寻求心灵的慰藉,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