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月下独酌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月下独酌二首 其二
明月不解饮,何事解照琉璃钟。 金波荡漾使我惜不彻,一酌万事逃心胸。 良时忍自弃,圣代真难逢。 生平不知耕与战,唯知猛饮大笑吟清风。 竹林七子岂足数,渊明五柳方途穷。 一身不为万乘屈,傲矣严陵垂钓翁。 明朝官满,归去来兮。 但愿月轮不缺,樽酒不空。 吾君万岁坐法宫,四海长静无兵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郭祥正(1035年-1113年),字功甫,一作功父,自号漳南浪士,又号漳南溪隐。北宋时期文人,祖籍西蜀,徙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郭祥正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月光不应只是供人观赏,为何它还能照亮那琉璃制成的酒杯?波光粼粼的美景令我心生眷恋,醉饮之后万事都消散在我的胸怀。美好的时光怎能轻易舍弃,圣明的时代真是难得一遇。我一生未曾耕作和征战,只知道尽情畅饮、大声欢笑、吟咏清风。竹林七贤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陶渊明的五柳不过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一人不愿为万人之主所屈服,威严的严陵钓翁也不过如此。明天我就结束这官宦生涯,回到我的故乡。只希望月圆之时无缺,杯中之酒永不干涸。祝愿我的君主千秋万代统治这个国家,四海之内再无战乱的硝烟。
去完善
释义
1. 月下独酌二首:郭祥正所作的组诗《月下独酌二首》中的第二首。 2. 明月不解饮:这句的意思是月亮不理解人类的欢宴。这里的“不解”是不知道的意思。 3. 何事解照琉璃钟:为何它照亮了我手中精美的琉璃酒杯。“何事”是为何的意思,“解照”是照亮的意思,“琉璃钟”是指玻璃酒杯。 4. 金波荡漾:指月光如水波般荡漾。 5. 惜不彻:因时光短暂而惋惜不已。"惜"有珍惜、惋惜之意;"彻"表示程度深。 6. 一酌万事逃心胸:喝了一杯酒后,许多烦恼都消失了。"一酌"是一杯酒的意思;"万事逃心胸"表示许多事情都从心头消失了。 7. 良时忍自弃:美好的时光怎么能轻易舍弃呢? "良时"指美好的时光;"忍自弃"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意思。 8. 圣代真难逢:生活在太平盛世真是难得啊! "圣代"是太平盛世的意思。 9. 生平不知耕与战:我这一生都没有了解过耕种和战争的事情。"生平"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不知"是没有了解过的意思;"耕与战"指的是农业和军事活动。 10. 唯知猛饮大笑吟清风:我只知道尽情喝酒,大声欢笑,吟咏清风。"唯知"是只知道的意思;"猛饮"是大口喝酒的意思;"大笑吟清风"是说大声笑出来,同时吟咏清风的美好。 11. 竹林七子:指中国的七位贤人,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和阮咸,这七个人经常在一起饮酒作乐。 12. 渊明五柳: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描述的自己,他以五柳为号,寓意自己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13. 途穷:指走投无路,这里形容陶渊明的处境。 14. 一身不为万乘屈:我这一生不向任何人低头。"一身"指一个人;"不为万乘屈"是不向权贵低头的意思。 15. 傲矣严陵垂钓翁:我是像严子陵那样的渔父,骄傲地面对世间一切。"傲矣"是傲慢的意思;"严陵垂钓翁"是指东汉时的隐士严子陵,他曾经在富春江边以钓鱼为生,不愿出仕为官。 16. 明朝官满,归去来兮:明天任职期满,我要回归田园了。"明朝"是明天的意思;"官满"是任职期满的意思;"归去来兮"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一句,表示回到故乡去。 17. 但愿月轮不缺,樽酒不空:只希望月亮常圆,酒缸永不空。"但愿"是希望的意思;"月轮不缺"是希望月亮永远明亮的意思;"樽酒不空"是希望酒缸里的酒永远不会喝完的意思。 18. 吾君万岁坐法宫:祝愿我们的君主万寿无疆,坐在宏伟的皇宫之中。"吾君"是我们的君主的意思;"万岁"是祝寿的词语,表示长寿;"坐法宫"是指在皇宫里居住。 19. 四海长静无兵戎:希望四海之内永享和平,没有战争的纷扰。"四海"是指全国各地区;"长静"是永远安静的意思;"无兵戎"是没有战争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月下独酌二首·其二》是一首表达了作者旷达襟怀和超尘脱俗的诗篇。首联以“明月不解饮”起笔,借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明月人的情态,再以“何事解照琉璃钟”发问,表现出诗人与月的对话,为全诗奠定了豪放不羁的基调。 接着,诗人在第二联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金波荡漾的酒使他痛惜未能尽情痛饮,一杯酒下肚,心头的琐事尽消。第三、四联则以“良时忍自弃”及“圣代真难逢”,表现诗人感叹于人生际遇与时代命运的不易和珍贵。同时,通过表达自己对“耕与战”的疏离以及“猛饮大笑吟清风”的爱好,展现出诗人特立独行、遗世独立的个性。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竹林七子”和“渊明五柳”两个典故描绘出他的理想画面,而“唯知猛饮大笑吟清风”又展现了他的潇洒本色。最后两联则借“傲矣严陵垂钓翁”自比,表达对政治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能过上为官时不被世俗所累,卸任后可恣意饮酒赋诗的生活。 整首诗格调豪迈,情感浓烈,体现出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和宽阔的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下独酌二首·其二》是北宋诗人郭祥正的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此诗创作的时期正值北宋中期,皇帝宋仁宗在位的时期,此时正是北宋朝堂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 郭祥正在这个时期他的政治生涯几经波折,他曾担任过多个地方的知州,但因个性豪放,直言不讳,因此仕途不顺。在与官场上的种种无奈相对抗的过程中,他选择了以诗言志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首诗即是他在月夜之中,有感而发,借酒消愁,表达对孤独和对人生命运无奈的情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文人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风雅颂,而是开始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抒发。郭祥正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篇表达出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以及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