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尚善喜雨用元夕韵

标题包含
尚善喜雨用元夕韵
软红尘土没东华,未若为农乐叵涯。 耕陇一犁欣已足,生春六夜喜非赊。 顿回茧馆柔桑绿,渐落峒山细麦花。 惟觉空阶听更爽,斋居无睡转河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洪(1920年-2007年),原名李洪烈,字子云,号青莲居士,四川乐山人。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草圣”。 李洪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李熙垣是清朝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繁华尘世渐行渐远,不如归去务农享受无尽快乐。耕耘田垄,拥有一犁土地便心满意足;春天的气息愈来愈近,让人欢喜不已。蚕茧农场桑叶翠绿,丰收在望;山谷间的麦子花开,逐渐成熟。只觉得静坐在斋居,聆听着更声,心境豁然开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软红:指繁华的城市生活。 2. 东华:东华门,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这里代指北京的繁华地带。 3. 为农:从事农业活动。 4. 乐叵涯:形容非常快乐。 5. 耕陇:指耕田。 6. 一犁:指简单的农具。 7. 已足:已经满足。 8. 生春:春天的生机。 9. 六夜:指元宵节前后的六天。 10. 喜非赊:形容喜悦之情来得及时。 11. 顿回:立刻恢复。 12. 茧馆:蚕茧抽丝的地方。 13. 柔桑绿:指桑叶的绿色。 14. 渐落:逐渐落下。 15. 峒山:山名,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南。 16. 细麦花:小麦的花。 17. 惟觉:只觉得。 18. 空阶:空旷的台阶。 19. 听更爽:听觉更加灵敏。 20. 斋居:吃素。 21. 无睡:不睡觉。 22. 转河车:佛教用语,比喻消除烦恼,修成正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对比繁华的城市生活与质朴的乡村田野,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喜悦和满足。诗人借助于春天的景色变化,生动地展现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节奏,以及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 “软红尘土没东华”描述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但诗人认为这不如农村的快乐无穷。“未若为农乐叵涯”传达出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耕陇一犁欣已足”和“生春六夜喜非赊”则进一步赞美了农耕生活的简单快乐。诗人借助于春天昼夜交替的特点,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顿回茧馆柔桑绿,渐落峒山细麦花”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惟觉空阶听更爽,斋居无睡转河车”则表现了诗人清心寡欲的心境,以及在田园生活中内心宁静的状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尚善喜雨用元夕韵》是明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在这段时间里,李洪身处尚善地区,受到旱情困扰,当地百姓盼望能有一场及时春雨滋润大地。而此时的明王朝刚刚经历了明成祖朱棣的靖难之役,国家正逐步从战乱的创伤中恢复过来。 在这首诗中,李洪通过对元夕佳节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春雨的期盼。他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韵律的技巧,将这种期待之情表达得十分生动形象。同时,他还以“行人急踏青”一句描绘了民众在等待春雨过程中的焦急心情。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李洪作为一名诗人的才情和对民生关切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