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滕彦道除太府寺簿归吴门需次
论交先友接枢廷,末路为寮喜典刑。
桃李春风同扈跸,衡茅夜雪并寒厅。
暂从簿领陪卿月,行握兰荃应列星。
临别遥思五湖乐,望中林屋已青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论交先友亲近朝廷核心,末路为官却欣喜受到尊重。
共享桃李春风的繁荣岁月,相伴衡茅夜雪的清冷时光。
暂时担任簿领职务陪伴明月,日后手握兰花必定位列星辰。
临别之际遥想五湖的欢乐,眼前的林屋已是郁郁葱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滕彦道:人名,此处是作者要送别的人。
2. 除:任命,授职。
3. 太府寺:古代官署名称,主管财政的部门。
4. 簿:官员,这里指滕彦道的职务。
5. 吴门:今江苏苏州一带,滕彦道的故乡。
6. 需次:等待依次补缺,这里是说滕彦道等待调任新的职位。
7. 论交:谈论交友之事。
8. 先友:过去的朋友。
9. 枢廷:朝廷中枢机构,这里指权力中心。
10. 末路:仕途不顺利时。
11. 为寮:做同事。
12. 典刑:典型,榜样。
13. 桃李春风:形容官场得意之时。
14. 扈跸:随皇帝出行。
15. 衡茅:简陋的住房。
16. 夜雪:夜里下雪。
17. 寒厅:寒冷的办公环境。
18. 簿领:指管理文件等事务。
19. 陪卿月:陪伴高级官员。
20. 行握:将要掌握。
21. 兰荃:香草,比喻贤才。
22. 列星:指群臣。
23. 五湖:太湖周围的五个湖,此处泛指江南水乡。
24. 林屋:太湖中的小岛,因岛上有洞,名林屋洞。
25. 青青:指树木葱郁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与滕彦道之间的深厚友谊开篇,表达了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随后,诗人在描绘滕彦道的官场生涯时,使用了"桃李春风"和"衡茅夜雪"这两个生动的意象,展示了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境遇和情感。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滕彦道即将担任新职的祝愿,以及期待他能在新的职位上有所作为。最后,诗人在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和祝福,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滕彦道除太府寺簿归吴门需次》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5年左右,正值南宋中期。当时政治腐败,外患不断,朝廷内部党争激烈。
李洪作为南宋文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他虽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颇有才华。然而,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却屡屡受挫,直到晚年才中进士。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安危。
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蒙等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国土分裂严重。同时,南宋内部宦官、权臣当政,百姓生活困苦。李洪在此诗中表达了希望滕彦道能够为民解忧,为国家尽忠的期许。此外,他还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