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标题包含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曲江晴望好,近接梵王家。 十亩开金地,千林发杏花。 映云犹误雪,煦日欲成霞。 紫陌传香远,红泉落影斜。 园中春尚早,亭上路非赊。 芳景堪游处,其如惜物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曲江风光无限好,附近就是梵王寺。 十亩之地铺满金,万株杏树花开繁。 白云倒映似积雪,暖阳照耀似彩霞。 大路飘香传远方,红泉垂影映夕阳。 园中春意尚淡,亭外道路悠长。 这美景值得一游,可惜时光流逝无情。
去完善
释义
1. 曲江:代指曲江池,是唐代长安的一处著名风景区。 2. 晴望:晴天时远眺。 3. 近接:靠近连接。 4. 梵王:指佛教寺庙。 5. 金地:佛教称佛、菩萨所在之地为金地。这里指慈恩寺的所在地。 6. 十亩:表示面积大。 7. 千林:指很多树林。 8. 映云犹误雪:形容杏花的洁白,与天上的云朵相互映衬,仿佛把云朵误认为是雪。 9. 煦日:阳光和煦。 10. 欲成霞:形容阳光照射在杏花上,仿佛形成了一片霞光。 11. 紫陌:泛指繁华的道路。 12. 红泉:指曲江池的水。 13. 落影斜:形容水的波光倒影。 14. 尚早:还早,时间未到。 15. 亭上路非赊:意指从亭子到杏园的路不远。 16. 芳景:美好的景色。 17. 堪游处:适合游玩的地方。 18. 其如:相当于“岂知”。 19. 惜物华:珍惜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致和赏花的诗篇。诗中作者陈翥以曲江亭为视角,展现了慈恩寺杏园的美景。诗人首先赞美曲江的晴景之美,并强调与寺庙的亲近关系。接着描绘了十亩金色土地上绽放的千林杏花,那灿烂的景色仿佛是云朵误认为的雪地,又像是阳光照射下即将形成的彩霞。随后诗人描述了杏花的馨香随着微风飘散在紫色的小路上,以及红色的泉水上倒映着花朵的影子。最后诗人表达了尽管园内春意尚早,亭子外的道路也不遥远,但美好的景致让人流连忘返,不禁惋惜这美好时光的短暂。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春色满园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是唐代诗人陈翥所创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618-907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高峰。 在这个时期,陈翥的人生经历比较丰富。他曾任御史、兵部员外郎等职,后因直言敢谏被贬为滁州刺史。这一人生经历使他对于社会的复杂和人生的无常有了深刻的体会。 在陈翥生活的时代,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文化精英。慈恩寺作为当时著名的佛教寺庙,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赏春赏花。 在这首诗中,陈翥以曲江亭为视角,遥望远处慈恩寺的杏园花发,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个繁华盛世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