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落成都官有诗次韵以谢 其一
我被儒冠误此身,公缘何事作流人。
琼葩乍折香胜雪,玉版初尝暖似春。
月桂他年应独折,琼林今日遂重新。
披襟散髪无妨醉,况有红粧二八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因读书而误了此生,你却为何成为流民?
突然折断的花儿比雪还香,初次品尝的玉版温暖如春。
将来的桂枝应该是你独自采摘,琼花现在已重焕新生。
敞开心怀,散开头发,尽情畅饮也无妨,况且还有美丽的佳人陪伴左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成都:古蜀国的都城,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
2. 官有诗:指官员所作之诗。
3. 次韵:依照别人的诗韵来和诗。
4. 琼葩:指美好的花。
5. 玉版:指精美的食器。
6. 月桂:传说中月宫里的桂树。
7. 琼林:指华美的宫殿或园林。
8. 披襟散髪:敞开衣襟,解开头发,形容无拘无束的样子。
9. 红粧二八:指十六岁的美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洪皓所作,表达了他对小亭落成、成都官员赠诗致谢的感慨。首联通过自嘲的方式讲述自己被儒家知识所误而成为了流放之人。颔联描绘了琼花之香犹如雪片纷飞,玉版茶汤温暖如春,展现出小亭的环境之美。颈联借月桂和琼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希望和重建家园的信心。尾联抒发了作者在小亭中开怀畅饮,与美丽女子共度的愉悦之情。整首诗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公元1118年,江西乐平籍官员洪皓受命出使金国,协商和谈事宜。在金国期间,洪皓被留作人质,羁留长达十五年之久。在金国恶劣环境中,洪皓始终坚守民族气节,心系故土,尽忠报国,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质。
这首《小亭落成都官有诗次韵以谢 其一》是洪皓在被囚禁于金国时期所作,他在作品中以成都的小亭子为比喻,表达了对南宋朝廷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渴望。这个时期的洪皓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从一位意气风发的官员沦为异乡之客,但他始终坚定信念,没有向困难低头。
与此同时,北宋末年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金国对宋国的侵略使得南北分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洪皓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祖国的忠诚,成为了后人传颂的民族英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