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怀归)

标题包含
临江仙(怀归)
冷落天涯今一纪,谁怜万里无家。三闾憔悴赋怀沙。思亲增怅望,吊影觉欹斜。 兀坐书堂真可怪,销忧殢酒难赊。因人成事耻矜夸。何时还使节,踏雪看梅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皓(1088年-1155年),字光弼,江西乐平人,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 他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中进士,历任州县官,后入朝为太学博士。金兵南侵时,他奉命出使金国,被扣留长达十...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在已经是离家千里之外的寒冬天,有谁能关心这孤单的人儿呢?可怜的三闾大夫(屈原)在忧郁中写下了《怀沙》。这让我更加思念亲人,无法直视自己的孤独身影。 坐在书房里发愣真的很奇怪,只有借酒消愁却无法买醉。因为别人的事情成就自己也不应该感到骄傲。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踏着白雪去欣赏那盛开的梅花?
去完善
释义
1. 冷落天涯:指流放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寂寞而孤独。 2. 一纪:古代一种时间单位,约等于十二年。 3. 三闾:指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 4. 怀沙:指屈原的《怀沙赋》,其中表达了诗人忧伤的心情和对国家的忧虑。 5. 思亲:思念亲人。 6. 惆怅:形容因失意或烦恼而产生的郁闷心情。 7. 吊影:指独自影映在镜中,形容孤独的样子。 8. 欹斜:倾斜。 9. 兀坐:独自静坐。 10. 书堂:书房。 11. 销忧:排解忧愁。 12. 殢酒:沉溺于饮酒。 13. 赊:借用。 14.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完成事情,表示不炫耀自己的才能。 15. 使节:出使的官员。 16. 踏雪寻梅:指冬天在雪中寻找梅花,比喻寻幽访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渴望回家的强烈情感。首句“冷落天涯今一纪”点明了词人对天涯的冷落之感,感叹自己离家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接下来的“谁怜万里无家”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万里之外的无家可归之痛。 “三闾憔悴赋怀沙”引用屈原的诗句,以屈原的自沉来表达自己的哀愁和忧虑。思亲之情使得词人心中充满惆怅,孤身一人,身影显得倾斜不稳。 下片起始两句“兀坐书堂真可怪,销忧殢酒难赊”表现词人在书斋里的空虚无聊,通过饮酒消愁却无法排解心中的郁闷。接下来的“因人成事耻矜夸”表示词人对于依靠他人成就事业的行为感到羞耻。最后两句“何时还使节,踏雪看梅花”则是词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欣赏那雪中开放的梅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怀归)》是南宋著名词人洪皓所作的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词。洪皓于公元1146年出生在江西鄱阳,他在南宋时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人、官员和政治家。他曾在金国任职多年,因忠诚耿直被金国流放,历经艰辛,却始终坚守民族气节。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宋金交战的南渡时期,当时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北方国土沦丧于金国铁蹄之下。在此背景下,洪皓任礼部尚书兼使金重任,出使金国。他的任务是为南宋争取领土权益,却遭金国扣留并流放至冷山。 在这段时间里,洪皓经历了严酷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折磨,但他始终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坚决不投降金国。在这首《临江仙(怀归)》中,他以深沉的感情和优美的笔触表达了离家别国的愁绪和矢志报国的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