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幽趣

标题包含
幽趣
幅巾篁竹下,幽趣与僧同。 坐对忘忧草,行歌解愠风。 鸭头池水绿,猩血石榴红。 解作晴天雪,松梢鹭一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丘葵,字吉甫,号钓矶,又号鹿皮子。南宋末年诗人,福建泉州人。 丘葵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乡里以教书为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的学生中有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竹林下披着宽大的头巾,与僧人共享宁静的趣味。 坐在那里对着解忧草,边走边唱着歌曲来解除内心的烦恼。 池塘的水呈现出绿色的鸭头形状,石榴的颜色如同猩猩的血一般鲜艳。 阳光透过蓝天,映射在松树上,如同一丛雪,而栖息在松梢的鹭鸟,更添诗意。
去完善
释义
《幽趣》:一幅头巾竹下的场景,有着与僧人相似的清幽趣味。 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发的一种头巾。 篁竹:指竹子。 忘忧草:又称萱草,花名忘忧,古谓可以使人忘忧,寓意消除忧虑。 行歌:边走边唱。 解愠风:即和风,意指使人心旷神怡的微风。 鸭头池水绿:绿色的池塘水面映着碧绿的荷叶。鸭头,指的是绿色荷叶的形状。 猩血石榴红:比喻红色的石榴果实如同猩猩鲜血的颜色一样艳丽。 晴天雪:晴空中的雪花,用以形容松针之美。 松梢:松树梢头。 鹭:一种鸟,习性喜栖息在松树上。
去完善
赏析
《幽趣》丘葵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诗人心境的诗。诗中,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竹林、忘忧草、池塘、石榴等自然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所带来的愉悦心情。诗中的“幽趣”一词,既指诗人的个人感受,也反映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趣》是南宋诗人丘葵的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作。该诗创作于公元1254年前后,正值宋元交替之际。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战乱频繁,许多士人选择退隐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 丘葵是南宋的一位文人雅士,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深感政治黑暗、世道险恶,于是选择远离红尘纷扰,寄情山水之间,以诗为寄托,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在他的笔下,山林田园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幽趣》这首诗中,丘葵通过描绘山间的幽深景色,以及自己在山林中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感叹世事如梦,唯有在山间寻得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展现了一位文人雅士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