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行
金山杳在沧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宫。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仿佛躔西东。
我泛灵槎出尘世,搜索异境窥神功。
一朝登临重叹息,四时想像何其雄。
卷帘夜阁挂北斗,大鲸驾浪吹长空。
舟摧岸断岂足数,往往霹雳搥蛟龙。
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
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
蓬莱久闻未成往,壮观绝致遥应同。
潮生潮落夜还晓,物与数会谁能穷。
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白云南来入我望,又起归兴随征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山的伟岸藏匿在浩渺的大海之中,雪白的山崖犹如冰柱耸立的仙境。天地自古至今都在扶持着它,日月的运转仿佛也在东西之间徘徊。我驾船离开了尘世,寻找那异样的美景以窥探神奇的力量。有一天登上高山再感叹不已,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是何等的壮观啊。夜里,楼阁上的窗帘被北斗星点亮,巨大的鲸鱼乘风破浪,在天空中徜徉。船只破碎、岸壁崩塌这些都无法数清,往往会有霹雳击打蛟龙。寒冷的蟾蜍在八月的夜晚荡漾在美丽的海域,秋天的光芒照耀着青铜。飞鸟的身影消失在无尽的夜空,渔歌忽然中断,芦苇在风中摇曳。听闻蓬莱很久了但还没有去成,它的壮丽景色应该和这里一样美妙。潮起潮落,夜尽天明,万物之间的数相会谁能完全理解呢?百年的岁月不过是一场梦幻,我想在此地过上平凡的生活。白云从南边飘来映入我的眼帘,又勾起了我想要回家的念头,如同那些随风远去的候鸟一般。
去完善
释义
《金山行》注释:
1. 金山:指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寺,位于长江下游的金山上。
2. 杳在:深远存在。
3. 沧溟:大海,这里指长江。
4. 雪崖冰柱:形容金山寺的建筑如冰柱般洁净。
5. 浮仙宫:漂浮在水上的道观,指金山寺。
6. 乾坤扶持:天地间的支持。
7. 仿佛:似乎,类似。
8. 躔西东:日月的轨迹方向。
9. 灵槎:神话中的神奇木筏。
10. 尘世:人间。
11. 异境:奇特的地方。
12. 神功:神奇的造化之力。
13. 一朝:某一天。
14. 登临:登山临水,这里指登上金山。
15. 四时:四季。
16. 卷帘:放下窗帘。
17. 夜阁:夜晚的楼阁。
18. 北斗:北极星。
19. 大鲸:鲸鱼。
20. 驾浪:掀起波浪。
21. 吹长空:指鲸鱼的呼吸推动空气流动。
22. 舟摧:船只破损。
23. 岸断:河岸断裂。
24. 霹雳:雷电。
25. 搥蛟龙:打击蛟龙。
26. 寒蟾:月亮。
27. 荡瑶海:在瑶海上荡漾。
28. 青铜:铜镜,比喻水面。
29. 暮天碧:傍晚天空的蓝色。
30. 渔歌:渔民唱的歌谣。
31. 芦花风:芦花的香气。
32.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33. 壮观:壮丽的景观。
34. 绝致:极高的造诣。
35. 遥应同:遥遥呼应。
36. 潮生潮落:潮水的涨落。
37. 夜还晓:夜晚转为黎明。
38. 物与数会:万物与天数相交汇。
39. 谁能穷:没有人能探究到底。
40. 形影:身影。
41. 浪自苦:徒然辛苦。
42. 安微躬:在微小处寻求安宁。
43. 白云南来:白云从南边飘来。
44. 归兴:回家的念头。
45. 征鸿:远行的鸿雁,借指回家的旅人。
去完善
赏析
《金山行》是北宋诗人郭祥正创作的一首描绘金山的壮美景色的诗篇。开篇两句以“杳在沧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宫”的描绘呈现出金山神秘而瑰丽的一面。接下来的诗句如“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仿佛躔西东”、“我泛灵槎出尘世,搜索异境窥神功”则传达出了作者对金山地理环境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金山看到的景象和体验,进一步表现了他对金山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之情。最后“白云南来入我望,又起归兴随征鸿”两句则以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世俗生活的回归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山行》是北宋诗人郭祥正所创作的一首描绘金山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76年,即北宋太祖赵匡胤建立政权后的第五年。在这一年间,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创作《金山行》时,郭祥正正担任金陵(今南京)通判一职。他经历了北宋初期的社会变革,深感国家治理的重要和责任。在任期间,他不仅关注民生,还致力于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提倡诗歌创作。这一时期,郭祥正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共同探讨诗歌创作技巧,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北宋初期,国家虽然实现了统一,但疆域尚待拓展,内外敌对势力仍然存在。此外,宋朝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以求士人阶层的认同和支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郭祥正通过描绘金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富有宗教色彩的寺庙建筑,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许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