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部观铨法苦蚊

标题包含
宿部观铨法苦蚊
炎方典礼始郊迎,夜宿铨闱暑气清。 万物洪纤俱夏长,九天宽大遍春生。 眼明剔蠹牙签滑,手倦驱蚊玉箑轻。 我自黑甜深帐稳,不容形遁晓窗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元杰(1194年-1245年),字仁伯,号梅野,浙江龙泉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徐元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炎热的南方地区,我们开始了热闹的典礼活动,并在夜晚来到一片清爽的政府大院。 此时正值夏季,万物都在尽情生长;九天广阔无垠,春天的气息弥漫其间。 眼睛明亮而敏锐,手中拿着消蚊子的扇子轻轻摇动。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我的睡意深沉,直到晨光透过窗户也不醒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宿部观铨法苦蚊:是古代诗人徐元杰的诗词名,其中“宿部”是指临时驻扎的地方;“观铨法”是观察选拔官员的方法;“苦蚊”表示被蚊子所困扰之苦。 2. 炎方:指南方地区,此处炎热。 3. 典礼:指的是祭祀天地神明的仪式。 4. 郊迎:古代的迎礼形式之一,通常在郊外举行迎接活动。 5. 夜宿铨闱:夜里暂住在办公处或公署。 6. 暑气清:形容天气凉快。 7. 万物洪纤:指世间各种事物的大小和规模。 8. 夏长:夏天的成长过程。 9. 九天宽大:九天广阔无边。 10. 春生:春天的生机勃发。 11. 牙签:指图书目录卡片。 12. 玉箑:指扇子。 13. 黑甜:指人在熟睡时状态。 14. 形遁:指形体消失。
去完善
赏析
《宿部观铨法苦蚊》是南宋诗人徐元杰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在炎炎夏日,诗人参加完迎神仪式后的夜晚,借宿在铨法之地。尽管环境炎热,蚊虫肆虐,但诗人却能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表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首联“炎方典礼始郊迎,夜宿铨闱暑气清”,描述了诗人在南方炎热的季节里,参加了迎神的典礼,晚上借宿在铨法之地。虽然天气炎热,但他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颔联“万物洪纤俱夏长,九天宽大遍春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他认为万物都在夏季生长,九天的广阔空间充满了春天的生机。这种乐观的心态,使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颈联“眼明剔蠹牙签滑,手倦驱蚊玉箑轻”,描述了诗人如何在炎炎夏日中度过夜晚。他用牙签剔除书中的害虫,用扇子驱赶蚊虫。尽管劳累,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尾联“我自黑甜深帐稳,不容形遁晓窗明”,表达出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他相信在清晨的阳光下,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夏天借宿铨法之地的生活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部观铨法苦蚊》是南宋诗人徐元杰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199年,也就是南宋庆元五年。当时徐元杰任国子监丞,负责朝廷选拔人才的事务。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徐元杰身处官场,面对繁重的选拔任务和官场的纷扰,内心颇有感慨。他感叹人生命运的无常,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际遇感到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表达内心复杂情感的诗篇。 此外,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处于南宋中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徐元杰的诗歌作品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徐元杰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还可以感受到他对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