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思召求中江县学额
九州多士各有贡,大小之物随土宜。
养材学校此其本,背本逐末宁不悲。
偏将土木奉释老,尽室奔走愚无知。
君子居乡有宓贱,小人愿学如樊迟。
圣门二者今战胜,文星不用天盘推。
一朝化出孔子庙,唾手如有神明司。
文翁以来节度府,羽翼此邑天西维。
春秋俎豆列二祀,昼夜几砚严十师。
荀卿许从异户入,子贡只得肩墙窥。
我生一官五讲席,所至冻雀栖寒枝。
自从上庠吏外学,行德自谓心无欺。
眼看旄头拂紫彗,左文右武今何时。
涂侯居乡足领袖,金橐相与倾其私。
自闻盛事喜欲舞,出力敢后吾人期。
黄庭细书不足道,笼鹅尚可寻羲之。
澹台斩龙由搏虎,书成有似二子为。
高山仰止不无意,鹏翼九万云天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九州各地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各具特色伴随地利而来。
培养人才为本职工作,背离根本追求浮华实乃可悲。
过于偏重建筑寺庙和推崇宗教,使众人忙碌愚昧无知。
德才兼备之人以宓子贱为榜样,百姓则向往向樊迟一样求知若渴。
以这两种方式育人今已显成效,文采之星不必借助天象测算。
一旦建立孔子庙宇,犹如有神灵守护令人敬畏。
从文翁时代起在地方上传播文化,成为天西边的有力支柱。
春秋祭祀摆放两大供奉,日夜陪伴十位恩师左右。
荀子能够进入孔庙殿堂,子贡却只能踮起脚尖偷窥。
一生担任五个讲座的教师,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寒冷。
自从进入了大学堂之外的研究领域,行为品德自我要求诚实无欺。
看着星空中亮起的星辰,心中期盼文武双全的时代。
当地居民被涂侯引领得非常好,他用自己的财富无私地帮助众人。
听闻这一盛事激动得想要起舞,竭力付出争取达到我们的期望。
书法技艺在这里并不稀奇,王羲之以画鹅著称的遗迹尚存。
澹台子羽凭借搏击技巧如同驯服猛虎,他的书法成就更是惊人。
我们对高尚品质敬仰不已,希望有一天能拥有大鹏展翅高飞的壮志。
去完善
释义
1. 九州:古代中国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
2. 偏将:指将校职位低微的军官。
3. 土木:建筑,建造。
4. 释老:指佛教和道教。
5. 愚无知:愚昧无知。
6. 宓贱:孔子的弟子之一,曾被任命为单父宰。
7. 樊迟:孔子的弟子之一,曾向孔子请教农耕之事。
8. 文星:星名,即文昌星,主文学、文运。
9. 天盘:即天盘星,星名,在箕宿附近。
10. 化出:演化出来。
11. 节度府:唐代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
12. 羽翼:辅佐、支持。
13. 春秋:古代一种编年体史书。
14. 俎豆:祭祀用的礼器。
15. 异户:户籍不同者。
16. 子贡:孔子的弟子之一,以言语见长。
17. 肩墙:靠在墙上。
18. 上庠:古代学校的名称。
19. 吏外学:除了做官之外的学习。
20. 行德:品德行为。
21. 旄头:即昴宿,古代用作战旗的标志。
22. 紫彗:紫色的彗星。
23. 左文右武:指文人武士各尽其能。
24. 涂侯:即汉高祖刘邦。
25. 金橐:装满金银财宝的钱袋。
26. 笼鹅:用笼子装鹅。
27. 羲之: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28. 澹台斩龙:形容勇猛。
29. 书成:书法成就。
30. 高山仰止:对伟大人物的敬仰。
31. 鹏翼:大鹏鸟的翅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地方教育和文化发展的关切和期待。首联以“九州多士各有贡”起笔,揭示了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优秀人才。颔联则通过“养材学校此其本”点明了培养人才的学校的根本地位,对于背离这一根本的做法,诗人感到十分痛惜。接下来的两联,诗人描绘了社会上有些人过分崇拜宗教的现象,提出了孔孟之道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在赞美了当地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之后,进一步强调了学习和教育的价值。他用自己的经历说明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个人品行的重要性。诗人看着自己曾教授过的学生逐渐崭露头角,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尾联则是诗人对学子们的鼓励和对未来的期许,期待着他们能够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何思召求中江县学额》是南宋诗人李石的作品。李石生活在公元115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但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作多描绘个人生活和社会现象,言辞质朴而情感真挚。
在这个时代,科举考试制度已经相当完善,成为士人晋身仕途的主要途径。各州县设有学额,用以选拔优秀的人才。然而,由于地域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一些地方的士子难以获得进入县学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李石的这首诗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他通过何思召的故事,反映了当时许多地方士子求学之艰辛以及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教育的关注和期待,希望有更多的学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