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庵
确实行藏与古俦,略无半点诈明头。
竖粗拳验方来眼,未跨门时见便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行藏:行迹与隐藏。这里指隐居或出世的人生态度。
2. 古俦:古代的朋友或者伴侣。这里可以理解为古人。
3. 诈明头:虚假的光明面。这里用来形容假装高洁之人。
4. 方来眼:佛教术语,意为观察者眼中的未来事物。这里可以理解为观察未来的眼光。
5. 未跨门时见便休:指还没有真正入门就放弃了。这里的"跨门"是禅宗用语,比喻进入佛门修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绍昙的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人以朴庵为背景,表达出自己隐逸江湖、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态度。在诗中,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朴庵赋予了人的形象和情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朴庵》是南宋诗人释绍昙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崇尚质朴、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在南宋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普及和儒学的发展,士人们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追求日益高涨,不少文人墨客选择出家为僧,以求超脱世俗纷扰,达到心灵的宁静。
释绍昙便是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之一。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时期,对于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选择了出家为僧,以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摒弃尘世,而是以一种出世的态度关注着世间的百态。
在《朴庵》这首诗中,释绍昙通过对朴庵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认为,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因此,他主张人们应该抛弃繁华世界中的虚荣与浮华,追求一种质朴无华的生活方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