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洞
一室是仙乡,深岩石燕翔。
隔云青瑟转,拂水紫芝香。
滴露惊神冷,灵襟彻顶凉。
浮云应不远,衣袂好相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个房间仿佛仙境一般,坐落在深深的岩石上,燕子在周边飞翔。透过云朵,绿色的琴弦在远处转动,抚摸水面时散发出紫色的灵芝香味。滴落的露水滴让人精神焕发,感觉凉意扑面而来。上方浮云似乎并不遥远,我应该可以轻飘飘地升上去。
去完善
释义
《张公洞》:本诗描写的是作者探访张公洞的所见所感。张公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是一个著名的道教圣地。
1. 石燕翔:指在石洞中栖息的燕子。
2. 青瑟:古代一种弦乐器,此处用来形容石洞中传来的声音。
3. 紫芝:即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古人认为它可以延年益寿。
4. 灵襟:指心灵的感觉。
5. 衣袂:指衣袖,这里代指与诗人同行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公洞的神秘与美丽,作者通过对石洞中石燕、青瑟、紫芝等景物的生动描述,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之情。诗中的“滴露惊神冷”和“灵襟彻顶凉”表现出诗人面对洞中奇异景象时的敬畏之心。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浮云为伴、遨游仙境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公元997年至1061年,是胡宿生活及创作的时期。这一阶段,宋朝国力逐渐走向繁荣,文人雅士们崇尚文化,热衷于游山玩水、饮酒赋诗。在此背景下,胡宿创作了大量诗篇。
当时胡宿作为翰林院学士,虽生活富足,但仕途波折,多次外调与贬谪。他曾担任过颍州知府,期间游览过风景秀丽的安徽张公洞,目睹其山川美景,感慨万千,挥毫写下《张公洞》一诗。
这首诗描绘了张公洞的幽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借景抒情的笔法,形象地展现了张公洞的神秘莫测。诗人在诗歌中流露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