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致中环溪
出门何所有,四面围青山。
是溪从山来,亦复兹回环。
高人颍川君,结茅此中间。
溪光挹潋滟,溪响听潺湲。
四面勿著桥,往来听渠艰。
是名僊凡界,亦曰清浊关。
可人送过溪,否则溪上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出门带有什么,四周环绕着青山。
这条溪流从山中流出,在这里盘旋回转。
贤能之士颍川君,在这深山中搭建草屋。
汲取溪水的波光粼粼,聆听溪流的潺潺声。
四面的地方不要搭设桥梁,让来往的人们体会到困难的境地。
这里就是仙境与人间的分界线,也称为清浊的关卡。
如果可以的话,让人帮你渡过溪流,否则你只能回到溪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何所:哪里,什么样子。
2. 四面围青山:周围都是青山环绕。
3. 是溪从山来:这条溪水从山中流出。
4. 亦复兹回环:流水在这里盘旋回环。
5. 高人:有德望的人,指陈致中。
6. 颍川君:古代地名,今河南禹县一带,这里借指陈致中。
7. 结茅:搭起草屋,这里指陈致中在此地居住。
8. 挹:舀,表示汲取溪水。
9.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10.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
11. 四面勿著桥:四周不要架设桥梁。
12. 可人:适合的人。
13. 送过溪:渡过溪水。
去完善
赏析
《题陈致中环溪》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的古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环绕四周的青山、潺潺流水的美景以及高人颍川君在溪边的茅屋。这首诗歌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同时,通过描述高人颍川君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文化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陈致中环溪》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姚勉的作品。据记载,该诗创作于公元1279年,此时正值南宋末年,金国入侵,战乱频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出路。
姚勉,字景孟,号梅壑,江西庐陵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颇有才名。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如愿以偿。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依然坚持读书、写作,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在《题陈致中环溪》一诗中,姚勉通过对陈致中环溪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以“环溪”为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虽然现实世界中战争和动荡不断,但他仍然坚信,只要人们坚守信念,努力拼搏,总有一天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