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 忆梅
老树浑苔,横枝未叶,青春肯误芳约。背阴未返冰魂,阳梢已含红萼。佳人寒怯,谁惊起、晓来梳掠。是月斜、花外幺禽,霜冷竹间幽鹤。云淡淡,粉痕渐薄。风细细,冻香又落。叩门喜伴金尊,倚阑怕听画角。依稀梦里,记半面、浅窥朱箔。甚时得、重写鸾笺,去访旧游东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树干长满了青苔,横生的树枝尚未抽出新叶,春天的气息才不会错过美丽的约定。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还没有解冻,而向阳的一面已经绽开了红色的花朵。寒冷中的美人儿颤抖着,谁会在早晨将她唤醒梳理头发呢?月光斜斜地洒在花儿之外的小鸟上,霜冻的气息使竹林里的幽静白鹤更加沉默。天空淡淡的云,脸上的妆渐渐淡去。微风轻轻吹过,带着冷冷的香气和凋落的粉末。我喜欢敲门的时候有酒相伴,但又害怕倚靠栏杆听到那画角的哀鸣。在朦胧的梦境里,我仿佛记得在那朱红色的帘幕后面看到你的半张脸。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相见,重新拿起那些精美信纸,去寻找曾经一起游玩的旧日东阁呢?
去完善
释义
1. 张翥:元代诗人
2. 老树浑苔:老树的树干上长满了青苔。
3. 横枝未叶:梅树枝干还未生出叶子。
4. 青春肯误芳约:春天的来临怎能耽误梅花的花期。
5. 背阴未返冰魂: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还没有使梅花的花魂恢复过来。
6. 阳梢已含红萼:阳光能照到的地方的枝头已经孕育出红色的花瓣。
7. 佳人寒怯:美好的女子怕冷而畏缩。
8. 谁惊起、晓来梳掠:谁会因为早晨的到来而被惊醒去梳理自己的发饰呢?
9. 月斜、花外幺禽:月亮偏斜,花在窗外,小鸟在花外啼叫。
10. 霜冷竹间幽鹤:竹间的雾气让仙鹤显得格外幽静。
11. 云淡淡,粉痕渐薄:云朵逐渐变得淡薄,花瓣上的粉红色也逐渐变淡。
12. 风细细,冻香又落:微风轻轻吹过,使得花朵的香气变得更加寒冷,也使得花朵从树上落下。
13. 叩门喜伴金尊:听到敲门声,很高兴有客人到来并一起喝酒。
14. 倚阑怕听画角:站在栏杆旁,害怕听到号角的声音。
15. 依稀梦里,记半面、浅窥朱箔:恍如梦境,记得她在帘幕后面偷偷看我。
16. 甚时得、重写鸾笺: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用鸾鸟图案的信纸给她写信呢?
17. 旧游东阁:过去经常去的楼阁。
去完善
赏析
《东风第一枝 忆梅》是一首描绘梅花和抒发诗人心思的词作。开篇三句“老树浑苔,横枝未叶,青春肯误芳约”以描绘梅花的老树干、遍布的青苔以及尚未长出的绿叶,形象地展示出梅花的宁静与静谧之美,同时也透露出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接下来两句“背阴未返冰魂,阳梢已含红萼”则是描述梅花的枝条虽然还在背阴处,但已经孕育着红色的花蕾,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佳人寒怯,谁惊起、晓来梳掠”描绘出梅花的美丽就像是一位佳人在清晨醒来,整理着自己的妆容。而“月斜、花外幺禽,霜冷竹间幽鹤”则是对梅花周围环境的描绘,月影映照在梅花之外,栖息着一些小鸟;霜气使得竹子显得更加幽静,也衬托出了梅花的清丽脱俗。
接下来的“云淡淡,粉痕渐薄。风细细,冻香又落”则是描写梅花的姿态和香气。淡薄的云朵、渐渐变薄的梅花花瓣,以及轻柔的风吹拂过枝头,使得梅花散发出冷冷的香气。这种香气似乎在提醒诗人,春天的到来需要慢慢等待。
“叩门喜伴金尊,倚阑怕听画角”则是表达了诗人的复杂心情。他既期待春天的来临,希望能够看到满树的梅花;同时又担心时间的流逝,因为梅花很快就会凋谢。而最后的三句“依稀梦里,记半面、浅窥朱箔。甚时得、重写鸾笺,去访旧游东阁”则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眷恋之情,他希望在梦中能够再次看到梅花的倩影,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拜访那座有着美好回忆的东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风第一枝·忆梅》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张翥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约作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正是元朝衰落、社会动荡的时期。
在那时,张翥已步入老年,经历了诸多世事沧桑。他早年担任国子助教、承直郎、秘书少监等职,因直言谏诤而受到排挤,后归隐山林。在这个特殊时期,张翥看到了民间的疾苦和国家的衰败,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
与此同时,元代文人雅士多喜好梅花,张翥亦对梅花情有独钟。梅花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质和美好高洁的精神,因此,张翥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词抒发了他在乱世中的感慨以及对昔日美好生活的怀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