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西池败荷
水宫仙子归来,为谁独立西风背。凌波梦断,可怜零落,一奁环佩。雨叶敲寒,露房倒影,秋声惊碎。问西亭翠被,将愁何处,空留得,余香在。最爱双飞白鹭,镇相依、蓼边萍外。舞衫歌扇,有人绣出,水情云态。西子湖边,越娘舟上,忆曾同采。甚人今未老,花应依旧,约明年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仙子的宫殿在水下,当她回来时,孤独地站在西风中。她的梦境破碎,只留下零落的花瓣和玉佩。雨滴敲打着寒冷的叶子,露水的反光映在房间里,秋声让人惊醒。她向西边的亭子望去,想知道那里的翠色被子是否还在,是否还能闻到残留的香气。最喜爱的那对白鹭依然双双相伴,它们在岸边的花丛中起舞,扇动着翅膀,好像水中的云朵。在西子湖的旁边,有越国的女子划船而过,她们回忆起曾经的时光。如今人已不再年轻,花儿却依旧如故,约定明年再相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水宫仙子:荷花的花神形象,指代荷花。
2. 西池:古代池塘的泛称,这里具体指西边的池塘。
3. 零落:凋谢,衰败。
4. 一奁环佩:形容荷叶的破碎状。
5. 雨叶敲寒:指下雨时荷叶随风击打的声音。
6. 露房倒影:露珠滴落在荷房的反射映像。
7. 秋声:秋天的声音,常用来描述秋天的萧瑟景象。
8. 西亭翠被:西边的凉亭,寓意哀愁的地方。
9. 白鹭:一种鸟类,此处象征爱情。
10. 蓼边萍外:形容水边的生态环境。
11. 舞衫歌扇:跳舞的衣衫和唱歌用的扇子,这里用以描绘荷花周围的美景。
12. 西子湖:杭州西湖,有美丽的荷花景色。
13. 越娘舟:浙江一带的女子撑船游赏荷花。
14. 同采:共同欣赏荷花。
15. 人今未老:现在的人还未老去。
16. 花应依旧:荷花应该还和当年一样美丽。
17. 约明年再:约定明年来年再共赏荷花。
去完善
赏析
《水龙吟·西池败荷》是元代词人张翥的词作。这首词通过对败荷的描绘,寄托了词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
首句“水宫仙子归来,为谁独立西风背”,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荷花,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优雅与孤独。接着,通过“凌波梦断,可怜零落,一奁环佩”的描绘,表达了荷花凋零时的无奈与哀伤。
紧接着,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败荷的形态:“雨叶敲寒,露房倒影,秋声惊碎”。这里的描绘既有视觉上的冲击,也有听觉上的感受,让人仿佛置身于深秋的荷塘之中。
下阙中,词人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荷叶上的白鹭、采莲的女子等画面,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怀念。结尾部分,词人以“西子湖边,越娘舟上,忆曾同采”的美好回忆,以及“花应依旧,约明年再”的期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西池败荷》是元代文学家张翥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约作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正是元朝末年的动荡时期。在这一年月里,中原地区战事频发,百姓生活困苦,而作为皇室成员的元顺帝却对此视而不见,骄奢淫逸,国家政治日趋腐朽。
张翥身处乱世,面对国事蜩螗,感到无比忧虑和失望。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他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希望能以文辞抒发胸中的不平之气,揭示时弊。然而,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他的感慨只能化为对凋敝景象的描绘,借败荷寄托心中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