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芍药

标题包含
和芍药
牡丹摧尽蘂初成,花谱还应压后生。 右掖昔年陪俊赏,幽兰今日助诗情。 当阶镇日翻红艳,傍砌何人玩秀英。 国色要须归第一,花王从此浪收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廖行之(1051年-1128年),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西崇仁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 廖行之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放弃科举之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牡丹绽放花朵初长成,百花园中它仍傲群芳。 昔日曾在右翼陪伴鉴赏,如今幽兰依旧助我抒发情感。 盛开在台阶整日妖娆艳丽,又有谁在一旁欣赏这美丽的花朵? 它的美色实应位列第一,百花之王的地位也应归属于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牡丹:又名“富贵花”,原产中国,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2. 右掖:古代宫殿建筑的右侧。这里代指宫廷。 3. 俊赏:才情出众的欣赏者。 4. 幽兰:兰花的一种,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和美好的德行。 5. 当阶:靠近台阶的位置。 6. 镇日:整日。 7. 傍砌:靠在台阶旁边的位置。 8. 何人:哪个人。 9. 国色:国家的美色,这里指的是芍药。 10. 花王:花中之王,这里指的是牡丹。
去完善
赏析
《和芍药》廖行之是一首描绘芍药的诗词。诗人通过比较芍药与牡丹、幽兰等花卉的差别,表达出对芍药的赞美。诗人以“国色要须归第一,花王从此浪收名”为结语,寓意着芍药的美虽然可能不及牡丹和幽兰,但足以成为人们心中的佳卉。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颂,体现了作者的独特见解和高雅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芍药》是宋代诗人廖行之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60-1279年之间,即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廖行之生活在一个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代。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然而,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在当时,宋朝的文化艺术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峰,文人墨客们纷纷以诗词歌赋抒发胸臆。廖行之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了熏陶,开始尝试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和芍药》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在这首诗中,廖行之通过对芍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他希望人们能够在困难面前保持坚定的信念,勇敢地追求美好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