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僧还乡
世事无过尔尔,禅心只好休休。
江上数峰如削,西风不碍归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万事不过如此,禅修之心只求安宁。
江边的山峰陡峭,尽管西风吹拂,却阻挡不了归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劝僧还乡:这首诗是诗人劝诫僧人回到家乡。
2. 尔尔:如此;这样。表示事物或情况不很厉害。
3. 禅心:指佛教徒的心性修养,这里指僧人的心境。
4. 休休: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
5. 数峰如削:形容山峦峻峭挺拔。
6. 西风:秋风,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困境和挑战。
7. 不碍归舟:意味着尽管面临困难和挑战,但并不会阻碍人们回家的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劝僧还乡》以简练的诗句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抉择。首联“世事无过尔尔,禅心只好休休”意为世间万事本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保持一颗恬淡的禅心。这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超脱态度,以及他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所持有的睿智和从容。
颔联“江上数峰如削,西风不碍归舟”描绘了江上的景色:山峰峭立,西风阵阵。在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中,诗人巧妙地传达出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虽然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坚韧的心,便能在这世界上找到自己的方向。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有对世俗纷争的释怀,也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正如诗人所言,人生就像航行于浩渺江湖的一叶小舟,有时会遇到风浪,但只要我们勇敢前行,终将抵达心灵的港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劝僧还乡》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我们可以在其背后找到一些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的相关信息,以帮助解读这首诗。
在宋代,佛教的影响力广泛且深入民心。禅宗和净土宗尤为兴盛,许多士人纷纷遁入空门,形成了士僧交游的现象。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可以推测宋伯仁可能是在与一位僧友交流后写下了这首诗。这位僧友可能是他的一位朋友或者亲戚,也可能是他本人一度想出家的经历让他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南宋末年,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许多文人选择投身宗教以求心灵寄托。因此,此诗也可能是宋伯仁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映和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