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听雨

标题包含
听雨
冻雨潇潇未肯晴,洒窗声似煮茶声。 山童酤得邻家酒,炒栗炉头独自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又号雪岩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画家和诗人,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宋伯仁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学多才,擅长诗、书、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绵绵细雨还未放晴,雨滴打在窗户上像煮茶的声音。小书童从邻居家买了些酒,一个人躲在炉边炒栗子。
去完善
释义
《听雨》是南宋时期宋伯仁创作的一首描绘雨景的诗。下面是诗句的注释: 1. 冻雨:指的是严寒天气下的雨雪。 2. 潇潇:形容风雨急骤的样子。 3. 未肯晴:指天气尚未放晴。 4. 洒窗:雨水拍打窗户的声音。 5. 煮茶声:烹煮茶水时发出的声音。 6. 山童:山中童子,这里指的是乡村青年。 7. 酤:买酒的意思。 8. 邻家酒:从邻居处购买的酒。 9. 炒栗:烹饪板栗。 10. 炉头:火炉边。 11. 倾:倾倒,这里是品尝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听雨》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天的景象和山童独酌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冻雨潇潇未肯晴”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雨水连绵不绝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阴郁情绪。而“洒窗声似煮茶声”则通过将雨滴声与煮茶声的对比,进一步强调诗人孤独的心情。接下来,“山童酤得邻家酒,炒栗炉头独自倾”两句,通过描绘山童独酌的画面,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寓意的诗歌,通过对雨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孤独、无奈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雨》是南宋诗人宋伯仁所创作的一首描绘雨后景象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宋伯仁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他曾担任地方官员,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职,最后辞官回乡。这段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听雨》这首诗中,宋伯仁通过对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关注。他用“雨声潺潺”来形容雨水滴答的声音,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同时,他还用“窗外芭蕉三两叶”来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听雨》这首诗是在南宋末年这个特殊时期,由宋伯仁这位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诗人创作的。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在那个时代的思考与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