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焦山简主僧无庵

标题包含
焦山简主僧无庵
轻摇风桨过焦山,山色相留半日闲。 万顷月波秋雨后,一篝烟翠夕阳间。 城依铁瓮心尤壮,酒对金峰鬓惜斑。 愿得淮头来好语,吸江亭下且怡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又号雪岩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画家和诗人,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宋伯仁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学多才,擅长诗、书、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轻轻划动船桨,穿过美丽的焦山,欣赏那令人流连的山色,偷得浮生半日闲。大雨过后,满江的月光倒映在广阔的湖面之上,犹如一片浩渺的秋水;傍晚时分,一缕青烟在夕阳的余晖中缭绕,展现出宁静而迷人的景致。 这座古城倚靠着坚固的铁瓮,让人感受到她的雄伟与坚强;面对这金色的山峰,我们饮着美酒,感叹时光荏苒,青春易逝。 但愿能在淮河边上听到好消息,让我们在江亭下舒心畅怀,共享这份欢愉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焦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长江中,原名樵山,因汉末隐士焦光在此隐居而得名。 2. 无庵:诗人的朋友,一位僧人,不知具体姓名。 3. 轻摇风桨:轻快地划动船桨。 4. 铁瓮:指镇江的金山、北固山、焦山三大名胜。这里特指金山。 5. 金峰:代指庐山,传说山中特产美酒。这里用来借指好酒。 6. 鬓惜斑:惋惜头发变白。 7. 淮头:淮河上游,泛指北方。 8. 吸江亭:位于焦山上的古亭。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焦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水、风光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全诗以轻盈的诗句表现出悠然自得的情致,同时又不乏壮怀激烈的心情,使整首诗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深厚的艺术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焦山简主僧无庵》是南宋诗人宋伯仁所创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那个时候,南方地区繁荣富饶,文化气息浓厚,文人墨客辈出。 诗人宋伯仁当时正值壮年,虽然人生道路曲折,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他游历江南各地,与当地的文人雅士交流,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却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依然保持着繁荣昌盛的景象。这种鲜明的对比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