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彩幡金胜。
一笑酬春聊适性。
呆女痴儿。
半挽梅花半柳枝。
追欢何计。
幸对绿尊环皂髻。
欲舞还羞。
美盼娇回碧水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彩的旗子和金色的树状装饰品是如此的耀眼。
我们对春天报以微笑和满足,让心情轻松愉悦。
有些女子和孩子显得十分可爱纯真。
他们一半拉扯着梅树枝,另一半则缠绕着柳枝。
要寻找快乐有什么办法呢?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对着绿色的美酒,围绕着黑发的美女们。
想跳舞又有些羞涩。
她们明亮的眼神和柔美的身姿就如同碧绿的秋水一般美丽动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彩幡金胜:指春天里的装饰物,通常用于庆祝春天的到来。彩幡是用彩色丝线制作的挂饰,金胜是一种用金银箔制成的装饰品。
2. 一笑酬春:指用微笑来感谢春天的到来。酬春是古代一种习俗,人们在春天来临时举行各种活动来感谢春天的到来。
3. 呆女痴儿:指愚钝的人和愚蠢的行为。这里可能是在讽刺那些过分沉迷于节日活动的人。
4. 绿尊:绿色的酒樽,代指美酒。
5. 环皂髻:指头发上插有环状头饰的女子。皂髻是指黑色的发髻。
6. 美盼:指美丽的眼神。
7. 娇回碧水秋:形容女子的眼神如同秋天的碧水一样迷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里人们尽情欢笑、纵情歌舞的场景。上片“彩幡金胜”意味着春日里缤纷的色彩和欢庆的气氛,而“一笑酬春”则表现了对春天的热情回馈。下片“追欢何计”表现了人们对欢乐的渴望,“幸对绿尊环皂髻”则以酒和头发的颜色为对比,体现了人物之间的亲密互动。最后两句,以美人秋水般的眼神流露出害羞的神态,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是南宋词人王之道的一首经典之作,创作于公元1157年左右。这首词以其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百态的洞察而脍炙人口。
在王之道创作这首词的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金国对宋朝虎视眈眈,整个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在这种背景下,王之道作为一位文人,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遭遇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慨。
王之道本人在青年时期就才华横溢,但由于时局动荡和政治黑暗,他的政治抱负一直未能实现。他曾多次被贬谪,甚至一度被捕入狱。这种人生的起起落落,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他在《减字木兰花》中,通过描绘个人的人生遭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