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直学 其二
平生久愿识荆州,落落参辰几度秋。
下榻有谁知孺子,运筹端合属留侯。
吟成春草梦非梦,迹漾风萍浮自浮。
见说桂枝消息近,广寒清彻片云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来我都渴望认识荆州的朋友,我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分离了很长时间。谁能知道这个孩子的价值呢?他应该得到像留侯一样的尊敬和赞美。我将这段经历变成了美好的回忆,就像春天的草地上做了一场梦。我的足迹随着风吹动的浮萍一起漂泊不定。听说最近有关桂树的消息越来越近,就如同广寒宫中的清凉月光渐渐聚集在一片云上。
去完善
释义
1. 荆州:古代州名,这里代指汉水流域地区。
2. 落落:形容人才不得志。
3. 参辰:比喻两人分开不得相见。
4. 孺子:指有才华的年轻人,这里指的是张直学。
5. 留侯:张良的封号,这里用来赞誉张直学的智谋。
6. 春草梦:杜牧的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中,以春草梦喻指美好的时光。
7. 风萍:随风飘荡的浮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8. 桂枝:桂树的树枝,这里代指科举考试。
9. 广寒:广寒宫,月宫的美称。
10. 片云收:天空中的一片云,这里比喻科举考试成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理想的诗歌。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期待和追求,以及对朋友的尊敬和敬佩。诗中的“荆州”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代表着诗人对于成功的向往和期待。而“落落参辰几度秋”则暗示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孺子”和“留侯”,这是两个历史人物,分别代表了智慧和勇气。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拥有足够的智慧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具备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春草梦”和“风萍浮”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们的梦想能够实现,就像“桂枝”一样,最终达到理想的境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张直学 其二》是南宋诗人徐鹿卿创作的一首酬唱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理宗年间(公元1225-1264年)。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面临金国的威胁,民生困苦,政治腐败。徐鹿卿身处其中,作为一个士人,他积极参与政治事务,试图改变国家的现状。然而,他的努力并未得到当权者的重视,这使得他对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
在这种背景下,徐鹿卿创作了这首《酬张直学 其二》。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友人张直学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徐鹿卿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切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