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术者
贤关夙多士,子独抱遗经。
衣尚旧时褐,眼谁今日青。
直须行万里,未许赴三星。
会友诵佳句,等闲生鹤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文中描述的场景是:许多贤能之士云集一处,而你独自捧着古人的经典著作。你依然穿着陈旧的衣物,眼神却依旧明亮如昔。你必须走过漫长的旅程,而不允许去别的地方。与朋友分享优美的诗句,就像随意挥洒笔墨一样自如。
所以,可以将其译为:
众多优秀的人都聚集在这里,你却独自坚持着传统文化的研究。虽然衣着简朴,但目光始终清澈。你必须跨越万水千山,不能轻易涉足他处。与朋友一起吟咏美妙的诗句,就如同在纸上挥洒羽毛一般自然。
去完善
释义
1. 贤关:这里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2. 夙:一直;向来。
3. 多士:众多才子。
4. 子:您,对对方的尊称。
5. 抱:秉持;怀抱。
6. 遗经:这里指古代儒家经典著作。
7. 褐:粗布衣服。
8. 谁:不知何人。
9. 青:目光犀利,目光明亮。
10. 直须:需要;应该。
11. 行万里:形容游历广泛。
12. 未许:不允许;不可。
13. 三星:指福、禄、寿三星。
14. 友:朋友。
15. 会:相聚。
16. 诵:朗读;吟咏。
17. 佳句:优美的诗句。
18. 等闲:平常;随意。
19. 生鹤翎:生出翅膀,飞翔在天空。鹤翎,羽毛,此处暗喻飞翔的翅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答术者》,是南宋诗人牟巘所作。诗中通过讲述一个怀才不遇的士人的遭遇,表达了对有才之士不被重用的遗憾和惋惜之情。诗人用精炼的诗句描绘了这位士人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首联“贤关夙多士,子独抱遗经”,诗人以“贤关”比喻人才聚集的地方,表示这个领域一直有很多有才能的人。然而,这里却有一个特殊的士人,他怀抱著被忽视的古籍经典,表达了在众多的士人中,唯有这位士人是怀有真才实学的人。
颔联“衣尚旧时褐,眼谁今日青”,描述这位士人的外貌。虽然他的衣服破旧,但他的眼睛却依然明亮有神,突显了他的志气和才华。这里的“青”字用以形容目光炯炯有神,意味着他的才识非凡。
颈联“直须行万里,未许赴三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士人的期许和鼓励。他希望这位士人能勇往直前,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要被眼前的小利所蒙蔽,也不要为世俗的偏见所影响。
尾联“会友诵佳句,等闲生鹤翎”,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的热爱。他认为和朋友一起欣赏美好的诗句,就像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快乐和乐趣,从而心生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忠诚于学问、执着追求理想的士人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术者》是宋末元初著名诗人、学者牟巘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民众生活困苦。牟巘因忧国忧民而写下此诗。
牟巘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他原本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儒士,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然而,在南宋末年,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故。他曾试图通过科举考试谋求一官半职,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无奈多次落第,未能如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同情愈发强烈。
在创作《答术者》时,牟巘正处于人生的一个低谷期。他失去了读书人的荣誉和地位,又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心中充满了苦闷和无奈。然而,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是选择继续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众疾苦。他以诗歌为武器,用文字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