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孙明秀才往潘州访韦卿

标题包含
送孙明秀才往潘州访韦卿
北鸟飞不到,北人今去游。天涯浮瘴水,岭外问潘州。 草木春冬茂,猿猱日夜愁。定知迁客泪,应只对君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频,字德新,唐宣宗大中元年(857年)进士。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李频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为日后的文学成就打下了坚实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北方的鸟儿飞不到这里,但北方的人却来此畅游。 天涯海角漂浮着瘴气的水面,在五岭之外询问潘州之地。 春天的草木和冬天的草木同样茂盛,而山中的猿猴日夜忧愁。 可以想象到那些被贬谪之人的泪水,或许只能在这里与你共同流淌。
去完善
释义
1. 北鸟:北方的候鸟,这里指代远离北方的地方。 2. 北人:北方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3. 浮瘴水:漂浮着瘴气的江河湖泊。瘴气,古代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气候现象,常常引发疾病。 4. 岭外:岭南地区,即五岭以南的地区。 5. 潘州:唐朝时期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广东省茂名市。 6. 草木:泛指植物。 7. 春冬:春天和冬天。 8. 茂:茂盛。 9. 猿猱:猴子。 10. 日夜愁:形容猴子整日整夜地哀鸣。 11. 定知:肯定知道。 12. 迁客:被贬谪到远方的人。 13. 应只:大概只会。 14. 对君流:向你流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频写给孙明秀才的送别诗。首联以“北鸟飞不到”和“北人今去游”对比,表达了孙明秀才即将前往荒僻之地的心境。接下来在颔联中,描绘了遥远的路途和恶劣的环境,进一步凸显了孙明秀才面临的挑战。颈联中的“草木春冬茂”和“猿猱日夜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出此行的艰辛。尾联则是李频对孙明秀才的一种期盼与祝愿,希望他能面对困难并克服困难。全诗情感饱满,景象生动,寓意深刻,充分展现了李频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孙明秀才往潘州访韦卿》,是唐代诗人李频所作。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大约公元8世纪后半叶。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经济和文化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唐朝文人雅士们纷纷致力于诗歌创作,以表达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诗的作者李频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作往往关注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参与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登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关注,继续以诗文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这首诗中,李频描述了送别友人孙明秀才前往潘州拜访韦卿的情景。通过描绘沿途的风景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知旅程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