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入蜀
天际蜀门开,西看举别杯。
何人不异礼,上客自怀才。
夜涧青林发,秋江渌水来。
临邛行乐处,莫到白头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蜀门开启,向西望去举杯告别。
谁能不被尊礼相待?贵客们各自怀揣着才华。
夜晚的溪水在青林中流淌,秋天的江水碧绿。
在这临邛的寻欢作乐之地,别让白发苍苍时才想起回头。
去完善
释义
1. 天际:天空与地面相连接的地方。
2. 蜀门:四川的门户,这里指的是进入四川的地方。
3. 何人:谁人,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4. 异礼:特别的礼遇。
5. 上客:尊贵的客人,这里指怀有才学的友人。
6. 青林发:青翠的树林茂盛生长。
7. 渌水:清澈的江水。
8. 临邛:古代地名,位于现在的四川省邛崃市,这里有著名的邛崃山脉。
9. 行乐处:游玩快乐的地方。
10. 莫到:不要到达。
11. 白头回:指年老的时候再回来。
去完善
赏析
《送友人入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开阔的视野,展现出蜀地的门户已经打开,仿佛预示着友人的新征程即将开启。诗人又以举别杯的举动,表达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惜别之情。
诗中的“何人不异礼,上客自怀才”两句,强调了每一位踏入蜀地的人都会受到特殊的礼遇,而上客则是因为自身的才能而备受瞩目。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的期许,也是对他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信心和鼓励。
接下来的“夜涧青林发,秋江渌水来”两句,描绘了蜀地的美丽景色:夜晚的山涧旁,青翠的树林繁茂生长;秋天的江面上,清澈的江水静静流淌。这两句诗展现了蜀地风光的独特魅力,也为即将踏上征程的友人提供了美好的愿景。
最后,“临邛行乐处,莫到白头回”两句,是诗人的告诫和鼓励。他提醒友人在蜀地的生活要尽情欢乐,但不要等到满头白发时才回到故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也传达出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蜀地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期许、赞美和关切,展现出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独到的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友人入蜀》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晚唐时期,政治腐朽、民生凋敝,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在这一年里,李频任忠州刺史,他的好友即将离开他,前往蜀地任职。面对离别,李频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此时正值李频人生的低谷期,他在朝堂上郁郁不得志,官场斗争激烈,使他身心俱疲。
当时,蜀地远离中原,地势险要,交通不便,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然而,这也使得蜀地成为文人墨客向往的世外桃源,许多失意的文人选择到这里避世隐居,寻求心灵的慰藉。李频在诗中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够在蜀地过上平静生活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