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居

标题包含
山居
欲出穷吾道,东西自未能。卷书唯对鹤,开画独留僧。 落叶和云扫,秋山共月登。何年石上水,夜夜滴高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频,字德新,唐宣宗大中元年(857年)进士。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李频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为日后的文学成就打下了坚实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要探求真理的道路永无尽头,我在东西方之间仍感到迷茫。捧着书与鹤对话,开卷的画只为留下僧人的身影。随着落叶扫去天上的浮云,登上秋天的山峰共赏明月。不知哪一年的流水在石头上流淌,每天夜里都滴入高楼。
去完善
释义
1. "欲出":指想要离开世俗生活,出家修行。 2. "穷吾道":这里指的是追求个人的理想道路或生活方式。 3. "东西":东奔西走的意思,意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四处奔波。 4. "卷书":指打开书籍阅读。 5. "对鹤":与鹤为伴。在古代,鹤常常被文人墨客视为高洁、清高的象征。 6. "开画":打开画卷欣赏画作。 7. "独留僧":这句诗可以理解为只有僧人能够理解并欣赏这样的画作。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以僧人为友,以绘画为寄托。 8. "落叶和云扫":描述了山中秋天的景象。"和云扫"是说随着云朵飘过,落叶也被打扫干净了。 9. "秋山共月登":秋天的时候,一起登山赏月。 10. "何年石上水":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石上水"是指山泉水从石头上流下来的情景。 11. "夜夜滴高层":夜深人静时,山泉水滴滴答答的声音更加清晰。"高层"在此处可能是指山谷的高处。
去完善
赏析
《山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频在山林中的生活场景。诗人在探索自我道路的过程中,无论是东行还是西行,都无法摆脱困境。他通过阅读书籍、与鹤为伴、绘画留下僧人身影等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诗人还通过扫落叶、登山赏秋等行动,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最后,诗人在深夜聆听石上水滴的声音,体现了他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努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居》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山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景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李频生活在唐朝晚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尖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志士选择离开繁华的都市,归隐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李频也不例外,他选择在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这段经历使他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创作《山居》时,李频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纷争,决定远离世俗,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歌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反映。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山居》这首诗歌是李频在山中隐居时的产物,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唐朝晚期的社会动荡和政治纷争,以及文人士大夫对隐居生活的追求。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李频的人格特点和艺术风格,也使得《山居》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韵味的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