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酬韩涧泉

标题包含
酬韩涧泉
乡来风骚坛,作者肩相摩。 遂使宋嘉定,不数唐元和。 磵泉一官冷,门馆雀可罗。 管中既微露,屡倒名胜戈。 自笑不入时,独对儿女哦。 锦瑟岂不好,弗好如之何。 岂特弗好耳,平地千丈波。 泠泠玉藕船,岂曾翻钓蓑。 归与造物游,坐受醉尉诃。 云月相献酬,泉石供婆娑。 幽芳时自妍,幽鸟时自歌。 遗补南磵书,乐胜东山阿。 怀哉东华门,白玉鸣朝珂。 忸怩避谗謟,趑趄虞轗轲。 聊将须臾忍,付与两鬓皤。 听君闲适篇,所得谁最多。 持此寿闲适,金蟇空坡陁。 思君令人瘦,水远山峩峩。 寄声谢鸿鹄,为把青铜磨。 莫嫌俗眼白,且惜朱颜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乡村诗歌赛,文人纷纷至。 诗韵盛世宋嘉定,堪比大唐元和时。 涧泉寺中寒意浓,门庭冷落宾客稀。 虽才显露不张扬,文人墨客皆称颂。 自嘲与世不合时,唯有儿女相伴随。 锦瑟琴音多美好,却无人赏识奈何。 岂止是不喜欢,更有无尽风波起。 泠泠玉藕舟船上,哪有人曾翻钓蓑。 回到自然里游玩,享受醉尉的指责。 与云月互相交流,与泉石共舞婆娑。 时有幽香自绽放,时有幽鸟在歌唱。 回到南磵书院去,快乐胜似东山东。 思念着东华门啊,白玉鸣响朝珂。 躲避谗言和奉承,步履蹒跚而犹豫。 姑且忍受这短暂时光,让两鬓斑白。 聆听你的闲适诗篇,所获良多。 用它来祝福闲适生活,金蟇空坡陁。 想念你让我消瘦,水远山高矣。 告诉鸿鹄我要感谢它,为我磨研青铜镜。 不要嫌弃世俗眼光,珍惜红颜的晕红。
去完善
释义
1. 乡来风骚坛:这句形容文学氛围浓厚的文坛。“乡来”在此表示从前或往昔之意;“风骚坛”指代文学领域,"风"和"骚"分别代表《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 是诗的起源。 2. 作者肩相摩:意思是诗人济济一堂,才华横溢。 3. 遂使宋嘉定:意指在南宋时期,嘉定为诗坛繁华的象征。 4. 不数唐元和:意为南宋的诗歌繁荣程度可以与唐朝元和年间媲美。 5. 磵泉一官冷:这句话描写了涧泉这个官员的境况,任职环境清冷。 6. 门馆雀可罗:比喻门庭冷落,来访的人很少。 7. 管中既微露:指涧泉虽有才华,但尚未完全显露出来。 8. 名胜戈:是“名士豪强”的意思,表示诗人在诗坛中的地位较高。 9. 锦瑟岂不好:出自李商隐《锦瑟》诗,暗含无法言说的悲伤情感。 10. 弗好如之何:言不能改变的事实只能顺其自然。 11. 平地千丈波:寓意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波涛汹涌的情感。 12. 泠泠玉藕船:描述洁白如玉的莲藕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景象。 13. 归与造物游:回到自然中去与天地共舞,表现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 14. 云月相献酬:用云月的互动描绘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15. 泉石供婆娑:用泉石比喻生活环境的优雅,婆娑有娱乐、愉悦之意。 16. 幽芳时自妍:描写幽静环境的美丽芬芳。 17. 幽鸟时自歌:描绘鸟儿在幽静环境中自由欢唱的场景。 18. 遗补南磵书:此处“遗补”有教育之意,诗人创作诗篇作为教育的补充。 19. 乐胜东山阿:表示在山间生活的乐趣远胜其他快乐。 20. 怀哉东华门:诗人怀念皇宫里的日子。 21. 白玉鸣朝珂:比喻早晨传来玉珂碰撞的声音,象征贵族生活。 22. 忸怩避谗謟:形容诗人因顾忌流言飞语而小心行事。 23. 趑趄虞坎轲:表示诗人忧虑前方道路险阻,行动犹豫。 24. 聊将须臾忍:勉强忍受当下困境。 25. 付与两鬓皤:形容时间流逝,两鬓斑白。 26. 金蟇空坡陁:此处形象地描绘了时光的流逝。 27. 水远山峩峩:描述山水之遥远,寓意时光流逝所带来的距离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诗人与友人酬唱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诗人通过对“风骚坛”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在文学领域的地位。接着,他通过对比宋嘉定和唐元和时期,强调了当时文学的繁荣。然后,诗人描绘了韩涧泉的寂寞生活,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在接下来的诗行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他通过“锦瑟”、“平地千丈波”等意象,表达了他的孤独感和对友情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希望通过与友人的交往,得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的祝福。他希望他们的友谊能够长存,也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得到世人的认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韩涧泉》是南宋诗人释居简的一首酬答诗,创作于南宋理宗时期(1225-1264年)。释居简原名仇远,字仁近,号涧泉居士,江苏扬州人,晚年出家为僧。他在南宋末年历任翰林学士、兵部尚书等职,后因战乱退隐山林,专心修佛。 在南宋理宗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然而,北方金朝对南宋的威胁始终存在,时战时和。这一时期,文人墨客多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国家命运,诗歌创作也充满了家国情怀。释居简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友人韩涧泉的思念之情。 此外,南宋理宗时期佛教在民间广泛传播,许多文人士大夫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选择在晚年出家为僧。释居简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晚年出家为僧,以佛教思想为指导,度过余生。这首《酬韩涧泉》也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