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
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
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
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
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天上和人间,无人知晓那如兰香的仙子。
她来自遥远的三山仙树之间,却仿佛隔着银河那般遥不可及。
满怀的幽怨化作了尘埃,哀伤如同锦瑟般动人;美酒倾倒,如玄露琼浆,令人陶醉在仙境之中。
离别的情谊又怎能轻易道尽?那撕裂的发髻间,凤凰的羽毛熠熠生辉。
去完善
释义
1.天上:指天庭,神话传说中天神居住的地方。
2.人间:地上人类生活的世界。
3.渺茫: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4.杜兰香:仙女名,相传为天帝的小女儿。
5.来经玉树三山远:来到经过由仙草琼枝形成的玉树所在的三神山的路途遥远。
6.去隔银河一水长:离开的途径是由天河相隔的一片水域(此处形容分离的距离之远)。
7.怨入清尘:怨恨涌上心头犹如被尘埃玷污。
8.锦瑟:精美的瑟琴,此处借指音乐。
9.酒倾玄露:斟满美酒,此处“玄露”喻美酒。
10.醉瑶觞:沉浸在美好的氛围中。
11.遗情更说何珍重:留下了情意还要怎么珍惜与看重。
12.擘破云鬟金凤皇:拨开如云般的头发露出金凤凰簪子。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中,曹唐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和象征手法,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美丽而神秘的爱情画卷。
首联“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表达了天人相隔的思念之情。天上人间,两地相隔,恍若两个世界,无法触摸到彼此。主人公杜兰香在这里就像是一个美好的梦想,缥缈而难以捉摸。这种境界让人想起了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名句:“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颔联“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描述了杜兰香与张硕的离别之痛。他们之间的别离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遥远,似水流年,银河无岸。这一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牛郎织女的场景,千里迢迢,银河为界,让人感叹不已。
颈联“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在漫长的岁月里,诗人独守青灯,愁绪满怀,以弹奏锦瑟抒发心中的哀怨。然而,这并不能缓解他内心的苦楚,只能借酒消愁,饮尽那盏倒满玄露的瑶觞。这里的“瑶觞”乃是诗人自喻,暗含高洁之意。
尾联“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皇”则是对爱情的誓言。诗人表示,即使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他对杜兰香的深情厚意也不会改变。这句诗化用了汉代《白头吟》中的名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诗人用“擘破云鬟金凤皇”来形容他们的爱情坚定无比,永远不会被世俗所消磨。
总的来说,这首《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了诗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无论是意境还是情感,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堪称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是唐代诗人曹唐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世纪中叶,即唐朝的中期。这一时期,唐朝的繁荣达到了顶峰,文化、艺术和科技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这个时期的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剧,唐朝开始走向衰落。
曹唐在这个时期的遭遇并不如意。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官场上取得成功。这使得他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转而投向了道教的世界。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他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时,曹唐可能受到了当时流行的一种神话传说的启发。这个故事讲述了仙女杜兰香为了体验人间生活,嫁给了凡人的张硕。两人在人间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天界。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永恒生命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