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茱萸诗

标题包含
茱萸诗
万物庆西成,茱萸独擅名。 房排红结小,香透夹衣轻。 宿露沾犹重,朝阳照更明。 长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铉(917年-992年),字鼎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徐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延休是五代时期的学者。徐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 在南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丰收季节万类庆祝,唯有茱萸独占风头。 房间中的红色果实如珠帘般排列,香气渗透薄衣,让人倍感轻盈。 露水沾染使其更加厚重,朝阳照耀使其更显明亮。 愿这茱萸与菊花酒,永远陪伴着皇帝举行盛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成:指农作物的丰收,此处寓意秋天的到来。 2. 茱萸: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可以食用,叶可入药,古人认为可以祛邪避疫。 3. 房排红结小:茱萸的果实排列紧密,颜色红艳。 4. 夹衣:双层或夹有填充物的衣物,这里指古人的外衣。 5. 宿露:夜间的露水。 6. 菊花酒:古代重阳节习俗之一,用菊花和酒制作而成。 7. 高宴:盛大的宴会。 8. 西清:皇帝居住的宫殿。
去完善
赏析
《茱萸诗》徐铉这首诗歌以咏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茱萸的赞美与喜爱。在深秋时节,大自然中的各种果实已经成熟,然而在这些丰硕的果实中,茱萸却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 首联“万物庆西成,茱萸独擅名”,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茱萸在秋天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此时万物都已丰收,但只有茱萸独领风骚。 颔联“房排红结小,香透夹衣轻”,描绘了茱萸鲜艳的红色果实和淡雅的香气。茱萸的果实虽小,但却颗颗红艳;它的香气虽淡,却能穿透人们的衣衫。 颈联“宿露沾犹重,朝阳照更明”,描绘了茱萸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早晨的露水打湿了茱萸,使其显得更加沉重;而阳光照射在茱萸上时,则使它更加明亮耀眼。 尾联“长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表达了茱萸的重要用途。在古代,人们常常将茱萸与菊花一起泡制成菊花酒,以此来庆祝秋天的丰收。而茱萸也因此成为了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佳肴。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茱萸的形象、气味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描绘,展现出了诗人对茱萸的独特见解和对秋天深深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茱萸诗》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文人徐铉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07年-960年,正值五代十国战乱频繁之际。徐铉,字鼎臣,原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后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他曾历任南唐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要职,因才学出众而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器重。然而,随着南唐逐渐衰落,徐铉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在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普遍感受到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助。 徐铉在这首《茱萸诗》中,以茱萸这一传统植物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茱萸在古代被视为吉祥、驱邪的象征,因此在这首诗中,茱萸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通过对茱萸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既展现了徐铉的个人际遇,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