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饮

标题包含
夜饮
风高霜挟月,酒暖夜生春。 一曲清歌罢,华胥有醉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色明亮如霜,寒风中夹带着;杯中酒温热,夜幕里春意盎然。一曲清歌唱完,华胥梦境中有沉醉的人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风高:指风力强劲,天气寒冷。 2. 霜挟月:指月光透过薄霜,呈现出一种寒意。 3. 华胥: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这里用来形容豪富者。
去完善
赏析
《夜饮》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夜晚共饮的场景。首句“风高霜挟月”描绘了夜晚的风寒冷,霜露夹带着月亮的清辉,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气氛。第二句“酒暖夜生春”则通过酒的温暖与夜的寒冷形成对比,展现出朋友们欢聚的热闹场景。 第三句“一曲清歌罢”描述了诗人在饮酒时听到的歌声,这歌声使得整个夜晚的氛围更加热烈。最后一句“华胥有醉人”则是以华胥国(传说中人们过著无拘无束、欢乐幸福生活的仙境)比喻此刻的酒宴,意指在这样美好的夜晚,大家都陶醉其中,享受着友谊和欢乐的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饮》是南宋著名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具体年代难以确考,但大致在公元1160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姜特立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在早年曾担任地方官职,后因直言不讳而触怒了权臣,被贬谪到外地。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刚正不阿的品质,晚年得到皇帝的召见,被授予荣衔。 在姜特立生活的时期,南宋正处于外患内忧的困境。北方金国的侵略,使得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尽管姜特立个人遭遇波折,但他始终保持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关怀,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出这一时代特征。 《夜饮》这首诗以简约的文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欢聚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在艰难时世中的乐观精神。诗句中的“闲云流水”、“静对茶瓯”等意象,既是对日常生活场景的刻画,也是对人生态度的象征,传达了作者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心境。总的来说,《夜饮》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丰富多样,既包括了作者的个人经历,也包括了南宋晚期的时代背景,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