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黄一翁自郡城回

标题包含
黄一翁自郡城回
千金一璧倾秦都,此璞未剖众所疑。 朱丝度曲有山水,袖手不鼓无人知。 黄香裋褐走江汉,失脚未上青云衢。 此客胸中有佳处,笑人论士相目皮。 敂关谒我即辞去,赤霄孔翠不可呼。 江城邂逅共杯酒,麈尾清风生绤絺。 步行触热两足茧,别后略无双鲤鱼。 楚山摇落岁又晚,花信首回南北枝。 青灯抽穗出金粟,喜见间关行李归。 粲然为我启贝齿,知我不见如调饥。 挥毫妙入斲轮手,倒囊尽出骊龙珠。 朱朱白白颜色好,春风烂漫催花时。 肯留花底共醉倒,为君春酒满眼酤。 褦襶推之不肯去,忍使故人天一涯。 摩挲老眼望寥廓,愿见秋鹗凌风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炎(1909年-2007年),原名王树声,字子龙,号雨田。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学者和艺术教育家,被誉为“书坛泰斗”。 王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价值连城的宝玉吸引了整个秦都的目光,尚未琢磨透其真貌令人疑惑丛生。 那优美的乐曲伴随着山水景致,却无人知晓其中奥妙。 身穿粗布衣的黄香走过江河湖泊,尚未踏足青云大道便跌了一跤。 这位客人胸中蕴藏奇妙之处,嘲笑那些争名夺利的人鼠目寸光。 轻叩我的门扇就立即离去,就如同赤霄之上的孔雀与翠鸟般难以捕捉。 在江城的相遇共同举杯,彼此间的友谊就如麝香清风吹过细麻。 行走于炎热之中双脚磨出了茧子,分别之后几乎没有互通音信。 时光荏苒,又是一个晚秋的季节,花朵渐渐凋谢。 寒冷的灯光下,抽出那金色的稻穗,喜迎远行的旅人归来。 粲然微笑张开贝齿,深知对方的苦楚如同自己挨饿。 挥洒笔墨犹如匠人削木,将所有才华展现出来。 那鲜艳的颜色,正应和了春天的烂漫,催促花朵争相开放。 愿意留在花下共享美酒,为您献上满眼的春酒。 推却那粗鄙之人不愿离去,怎么忍心让老朋友漂泊天涯。 抚摸着老眼遥望远方,但愿能看到雄鹰翱翔天际。
去完善
释义
1. 千金一璧倾秦都:这里的“秦都”指秦国首都咸阳。该句意指价值连城的宝物使得整个秦国为之倾倒。 2. 朱丝度曲有山水:朱丝,古乐府中歌咏山水景色的琴弦。该句描述了琴弦弹奏出的山水景色。 3. 黄香裋褐走江汉: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以孝行著称;裋褐,指粗布衣服。该句意指黄香穿着粗布衣服在江汉一带奔波。 4. 失脚未上青云衢:青云衢,指升官的道路。该句意为黄香未能踏上青云之路。 5. 楚山摇落岁又晚:楚山,指楚地之山;摇落,指树叶凋落。该句描述了楚地秋天山色及落叶景象。 6. 花信首回南北枝:花信,指花开的讯息;南北枝,指南方和北方的花朵。该句意指花开的讯息首次传至南方和北方的花朵。 7. 青灯抽穗出金粟:青灯,指油灯;抽穗,指从稻穗中取出稻谷;金粟,指金黄色的稻谷。该句描述了灯光下金黄色稻谷的景象。 8. 倒囊尽出骊龙珠:倒囊,指将袋子翻转过来;骊龙珠,指珍贵的珍珠。该句描述了将袋子里的珍贵珍珠全部拿出来的情景。 9. 肯留花底共醉倒:该句意为愿意留在花下共同畅饮直至醉倒。 10. 忍使故人天一涯:该句意为不愿意让老朋友相隔天涯。
去完善
赏析
《黄一翁自郡城回》是南宋诗人王炎的一首描绘友情与才艺的诗。全诗通过讲述黄一翁的才华、遭遇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情,表达出对朋友的高度赞誉和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忧虑和对伯乐精神的呼唤。 “千金一璧倾秦都,此璞未剖众所疑。”开篇以“千金一璧”作比喻,暗指黄一翁的价值如同宝玉未被世人发现。他虽然怀才不遇,却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就像那个未被剖开的璞玉。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黄一翁才能的肯定,也暗示了世人的无知和偏见。 “朱丝度曲有山水,袖手不鼓无人知。”描述黄一翁的音乐才华,他能用朱丝演奏出山水般的旋律,但却因为不愿趋附世俗而被人误解,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这既是赞美黄一翁的才情,也是对他不幸命运的同情。 “黄香裋褐走江汉,失脚未上青云衢。”黄一翁衣着简朴,四处奔走,尽管历经挫折,但他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没有迷失在名利场中。这里表达了对黄一翁人品的敬意,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此客胸中有佳处,笑人论士相目皮。”黄一翁虽然怀才不遇,但他并不在乎他人的议论,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这句诗赞扬了黄一翁的超然态度,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他的理解和尊重。 “敂关谒我即辞去,赤霄孔翠不可呼。”黄一翁前来拜访,但很快就离去,因为他的才能和品格犹如赤霄孔翠,难以用言语形容。这里进一步强调黄一翁的高尚品质和高超技艺,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敬仰。 “江城邂逅共杯酒,麈尾清风生绤絺。”在江城的偶遇,两人共同举杯畅饮,此时气氛轻松愉快,仿佛有一种清凉的风从他们中间吹过。这里表现了作者和黄一翁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共鸣。 “步行触热两足茧,别后略无双鲤鱼。”离别后,两人各自奔波,无法经常联系,只能通过书信传达彼此的关心和思念。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分别的无奈。 “楚山摇落岁又晚,花信首回南北枝。”楚山的景色在秋天显得更加萧瑟,而花信的首回则象征着新生命的孕育。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青灯抽穗出金粟,喜见间关行李归。”在明亮的灯光下,黄一翁带着满腹才华归来,这让作者欣喜不已。这里通过比喻,再次强调了黄一翁的才情和品德,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他的殷切期望。 “粲然为我启贝齿,知我不见如调饥。”黄一翁向我展露他的才华,仿佛知道我在期待什么。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黄一翁的理解和信任,同时也表现出他们对彼此感情的深厚。 “挥毫妙入斲轮手,倒囊尽出骊龙珠。”黄一翁的书法造诣极高,他的作品就像骊龙的珍珠一样珍贵。这里通过对黄一翁书法艺术的赞美,展现了他多才多艺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他的高度赞誉。 “朱朱白白颜色好,春风烂漫催花时。”黄一翁的作品色彩丰富,仿佛春天里的花朵竞相开放。这里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黄一翁才华的欣赏,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肯留花底共醉倒,为君春酒满眼酤。”作者希望和黄一翁一起在花下尽情欢宴,共享美好的时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快乐生活的向往。 “褦襶推之不肯去,忍使故人天一涯。”尽管生活艰难,但作者始终坚守信念,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这里既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表现出作者对友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摩挲老眼望寥廓,愿见秋鹗凌风飞。”作者遥望远方,期待着有一天能看到黄一翁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和鼓励,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黄一翁自郡城回》是南宋诗人王炎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政权建立初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王炎的一生颇具戏剧性。他早年曾入仕为官,后因直言不讳被贬谪至千里之外的岭南。在流放期间,他遭遇了许多磨难,但仍坚持理想,关注民生。后来,他因政坛风云变幻得以返回家乡,开始了半隐居的生活。这一时期的王炎诗作,流露出他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在《黄一翁自郡城回》这首诗中,王炎以黄一翁为主线,描绘了他在郡城中的所见所闻。通过描述黄一翁回到家乡的情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民众生活以及政治环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炎的文学才华,还传达了他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时代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