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六夜月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十六夜月二首 其一
昨宵清不尽,今夜色增明。 想见清虚殿,冰轮渐渐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侃,字直夫,号南湖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是南宋的名臣,曾担任宰相一职。 张侃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昨天夜晚的明亮还没有完全消退,今天的夜色更加明亮了。可以想象在洁净的天空下,那一轮如冰般洁白的明月正慢慢升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清不尽”:这里指月亮明亮,无法用“清”来形容其亮度。 2. “清虚殿”:原指神话中月宫的宫殿,这里代指天空。 3. “冰轮”:古人对月亮的美称,因为月光清冷如冰,而月亮又如车轮般圆,故称之为“冰轮”。 4. “渐渐生”:形容月亮逐渐升起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十六夜月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张侃创作的一首咏月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意境。 “昨宵清不尽,今夜色增明”,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月亮的光辉,表明昨晚的月色还未完全消退,今晚的月色更加明亮。诗人通过对比昨天和今天的月亮,体现出时间的推移和自然景色的变化。 “想见清虚殿,冰轮渐渐生”,这里的“清虚殿”指的是古代传说中月宫的宫殿。诗人想象着在月宫之中,一轮冰清玉洁的明月渐渐升起,照亮了整个夜空。这句诗不仅表现了月亮的美丽,还寓意着希望与梦想。 整首诗以月亮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六夜月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张侃在公元1251年左右创作的诗歌作品。当时,南宋正处于金朝、蒙古等外部势力的侵扰之下,内外局势日益紧张。而张侃此时因为战乱和纷争,远离家乡,流寓在外。 在他的生活中,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朝廷无能的忧虑,更有对战乱和平的期待。因此,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寓自己的情思,反映出战乱时期人民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