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王得淦长至

标题包含
次韵王得淦长至
二十四节气,来自混元前。 老息他无分,新阳例有缘。 从教寒又暑,惯得海为田。 此理须看破,何妨日当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著"的具体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远古之前。 旧的时节已过去,新的阳气正升起。 季节轮回,无论寒暑,都在海和田里劳作。 了解这规律,才能尽享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依照他人所创之诗的韵律来创作自己的诗。 2. 王得淦:诗人的朋友。 3. 老息:年老而无所作为。 4. 无分:没有缘分。 5. 新阳:新年伊始的阳光。 6. 例:按照惯例。 7. 有缘:有缘分。 8. 从教:听任,任凭。 9. 寒又暑:寒冷与炎热。 10. 海为田:将大海变为田地,比喻改造自然的壮举。 11. 此理:这个道理。 12. 看破:看透,理解清楚。 13. 何妨:不妨。 14. 日当年:每一天都像过年一样快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描绘出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比个人的处境与自然界的循环变化,表达了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执著于个人遭遇,而是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首联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强调其古老的历史;颔联则提到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能感受到新生命的诞生;颈联以气候的变换和海洋变田的奇观来暗示自然力量的宏大;尾联则是劝导读者要领悟到人生的道理,应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既有哲理的思考,又有生活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王得淦长至》是南宋诗人陈著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64年。当时正值南宋末年,金国灭亡后蒙古铁骑迅速崛起,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陈著作为一名文人官员,密切关注国家命运,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陈著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成年后历任地方官职,尽忠职守。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他目睹了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和民众的疾苦,心情沉重。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困苦的关切,希望朝廷能够振作起来,抵御外侮,振兴国家。 在诗的创作过程中,陈著采用了次韵的形式,即模仿前人的韵脚和韵律进行创作,以此表达对先贤的敬意。同时,他也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旧家行路难”、“破屋雨声中”等,表达了南宋末年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陈著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