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早春

标题包含
早春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 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 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09年-约789年),字文房,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刘长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担...查看更多
文咏珊JaniceMan
去完善

译文
细雨在夜间停歇,江南的春天重新焕发生机。本来害怕时间过得太快,现在又担心衰老的脚步匆匆而至。人生中有无数次的欢宴沉醉,然而鲜花却无法持续绽放一百天。怎么能忍受在这苍茫大海之畔,我已经漂泊十年了呢?
文咏珊JaniceMan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2. 本惊时不住:意指本来因为时光流逝而感伤不已。 3. 老相催:指年老的来临,岁月的催人老。 4. 人好千场醉:形容酒量之大,常常豪饮。 5. 花无百日开:用花比喻美好时光的短暂。 6. 沧海畔:大海边,这里指的是刘长卿长期在外游历。 7. 为客:离家在外,寄居他乡。
文咏珊JaniceMan
去完善
赏析
《早春》刘长卿这首诗歌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诗人借自然界的短暂美好寓意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首句“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描绘出春雨初歇,江南春意盎然的画面。接下来的两句“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则是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担心青春不再。 中间两联“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则是对人生短暂的比喻,借花朵的凋谢比喻人的老去。尾联“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则是诗人在时光流逝中感受到自己的孤独与无奈,感慨自己在这世界上独自漂泊已有十年之久。
文咏珊JaniceMa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春 唐·刘长卿 草秀故青山,梅谢雪中枝。 取径丛祠远,春风三五时。 此诗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小草已经露出了嫩芽,而梅花则开始凋谢,树枝上的雪也逐渐融化。春天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人间。刘长卿,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大唐盛世的衰落和安史之乱的动荡。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刘长卿的这首《早春》不仅仅是记录自然景象的变化,更是对人生的一种体悟:万物皆有生老病死,唯有内心的坚韧和善良才能在任何环境下保持生命的活力。
文咏珊JaniceMa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