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堂榭落成种植毕工偶成口号十首呈参政张公 其九
幽丛灌木便成林,准拟炎天百步阴。
应许春禽乐余荫,鹪鹩稳寄一枝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茂密的丛林形成了树林,正适合在炎热的夏天里提供一片凉爽的树荫。允许春天的鸟儿们在这里快乐地生活,小小的鹪鹩也在深处安稳地筑巢居住。
去完善
释义
1. 西园:古代诗人常以此表达隐居生活。
2. 堂榭:指房屋与走廊之间的连接处。
3. 落成:指工程完工或建筑物建成。
4. 种植:栽种植物。
5. 毕工:指工程结束,这里表示种植工作完成。
6. 偶成:偶然创作,随口吟咏。
7. 口号:即口头禅,这里指随意创作的诗歌。
8. 十首:这首诗共有十个部分。
9. 呈:向上级或尊敬的人送交。
10. 参政张公:即张浚,南宋时期政治家,曾任参知政事。
11. 幽丛灌木:指低矮的植物。
12. 便成林:指很快就形成了树林。
13. 准拟:准备、打算。
14. 炎天:炎热的天气。
15. 百步阴:指树木形成的阴影。
16. 应许:答应、允许。
17. 春禽:春天的鸟类。
18. 余荫:树荫。
19. 鹪鹩:一种小鸟,比喻狭小的地方。
20. 一枝深:形容树干粗壮,枝叶繁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园林的景象,诗人在完成了一座堂榭的种植工作后,留下了十首“口号”表达喜悦与期望。在第九首诗中,诗人巧妙地描述了树木生长、鸟儿的欢快以及那深深的安稳感,表达了生机勃勃的园林景象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园堂榭落成种植毕工偶成口号十首呈参政张公 其九》是南宋诗人周麟之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创作于宋宁宗时期,即公元1194-1224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局势相对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发展,文化艺术繁荣,呈现出经济、文化的双重繁荣景象。
然而,周麟之生活在一个文人受打压、宦官弄权的时期。他远离政治权力中心,游离于庙堂之外,但他始终保持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的诗歌在反映个人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西园堂榭落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南宋时期士人阶层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村风光的赞美。在这种背景下,周麟之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