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洞仙歌

标题包含
洞仙歌
江陵种橘,尚比封侯贵。何况江涛转千里。带天香,含洞乳,宜入春盘,红荔子,驰驿风流仅比。 齿疏潘令老,怯咀冰霜,十颗金苞谩分遗。记觞前、须细认,别有馀甘,从此去,枉却栽桃种李。想相如酒渴对文君,迥不是人间,等闲风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9年-1113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晁补之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晁端友为进士出身,曾任扬州司户参军。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陵的橘子,价值堪比封侯之贵。 更何况那江水奔腾千里。 带着天然的香气,含着洞中的乳汁,适合放入春盘中,那红色的荔枝,如同疾驰的驿马,风采出众。 虽然牙齿已经稀疏,潘州令也老了,但害怕咀嚼冰霜,十颗金苞果也只能随意分赠。 记得在饮酒之前,一定要仔细辨认,这独特的甘甜,从此远离了种植桃树和李树的做法。 想象司马相如以美酒解渴,面对文君,这绝不是人间寻常的风味。
去完善
释义
1. 江陵:今湖北荆州,古代是著名的柑橘产区。 2. 封侯:指封疆开土,建立功业,封为诸侯。这里以封侯比喻种植橘树的珍贵。 3. 江涛转千里:形容橘树种植地域广阔。 4. 天香:指橘花的香气。 5. 洞乳:指橘子的果肉。 6. 红荔子:指荔枝,荔枝也称为“红荔子”。 7. 驰驿风流:指橘子果实可以迅速传播。 8. 齿疏潘令老:指潘岳《闲居赋》中描述自己牙齿稀疏,品尝美食困难。 9. 金苞:指橘子的外壳。 10. 分遗:分发,赠送。 11. 觞前:指饮酒之前。 12. 相如酒渴:指司马相如的豪饮。 13. 文君:指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 14. 等闲风味:寻常的味道。
去完善
赏析
《洞仙歌》是晁补之所作的一首描绘江南美景的诗词。诗中通过对江陵种橘、江涛千里、红荔子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潘令齿疏和相如酒渴,表达了人生百态的哲理。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意象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洞仙歌》是宋代文学家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00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晁补之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因卷入新旧党争而遭到贬谪,远离朝廷,生活困苦。然而,正是这段艰难的岁月,让晁补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活的艰辛。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新旧党争愈演愈烈,导致朝政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晁补之开始反思人生,寻求心灵的慰藉。他将目光投向了道教,试图通过修炼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因此,《洞仙歌》一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对人生充满感慨的诗人,他在寻找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寄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