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瀛洲春酒。
满酌公眉寿。
月照沙堤春榜柳,恩暖朝天衮绣。
东君着意丁宁。
芳酸先许梅英。
要就升平滋味,待公来后和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瀛洲春酒满斟呈献以祝公长寿。
月色洒在沙堤边的春榜柳,恩情温暖如锦绣。
东方之神用心嘱咐。
让梅花率先展现芬芳酸味。
要为这太平盛世献上美肴,等待您到来共同调制佳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代朝廷。
2. 春酒:新年时酿造的酒,这里指庆祝的佳酿。
3. 公眉寿:敬称对方长寿。
4. 沙堤:唐玄宗在长安城外修建的堤坝,后用来比喻达官贵人的居所。
5. 春榜柳:春天的柳树,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景象。
6. 恩暖:皇恩浩荡,表示皇帝的关爱。
7. 朝天衮绣:朝见皇帝时所穿的华丽礼服。
8. 东君:太阳神,这里指皇帝。
9. 着意:特别留意。
10. 丁宁:叮咛,嘱咐。
11. 梅英:梅花,寓意春天。
12. 要就:追求。
13. 升平:太平盛世。
14. 和羹:调制美味佳肴,这里指治理国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古诗词。词中提到了瀛洲春酒、月照沙堤等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词中还寓意着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泰民安的期盼。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同时也传递出了积极的政治理念,展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是南宋著名词人吴则礼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4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社会相对稳定,但是民众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吴则礼在当时是一位有才华的文人,他因为时局混乱,一直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如愿及第。在这段时间里,吴则礼饱尝了人生的艰辛,也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首《清平乐》正是吴则礼在这个特殊时期创作的。词中以“清平乐”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词中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句,既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也表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