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阮郎归

标题包含
阮郎归
来时红日弄窗纱。 春红入睡霞。 去时庭树欲栖鸦。 香屏掩月斜。 收翠羽,整妆华。 青骊信又差。 玉笙犹恋碧桃花。 今宵未忆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晏几道(约1030年-约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他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宰相晏殊的第七子。 晏几道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词作上,其作品语言清丽、情感真挚,被誉为“北...查看更多
优雅_8491
去完善

译文
来时阳光洒满窗户,如同红日。春天里的红花在晚霞中渐渐入睡。离去时,庭院中的树木想要容纳乌鸦栖息。月光透过香屏,映照在墙上。收拾美丽的羽毛,整理华丽的妆容。青色的马儿已经出发,信使再次离去。玉制的笙笛还留恋着碧桃花的芬芳。今晚,我还没有想起家乡的美好。
优雅_8491
去完善
释义
1. 阮郎归:词牌名,又名“阮郎曲”,以阮郎为词牌主要人物。 2. 红日弄窗纱:红日透过窗户洒在纱上,描绘出一幅明媚的春日景象。 3. 春红入睡霞:春天的花朵在晚霞中渐渐凋谢,比喻春天的短暂和美丽。 4. 庭树欲栖鸦:庭院中的树木上,乌鸦准备栖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到来。 5. 香屏掩月斜:香屏(指屏风)遮挡住斜挂的月亮,描绘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6. 收翠羽,整妆华:翠羽(指翠鸟的羽毛)被收起,女子整理妆容,暗示离别时的庄重和优雅。 7. 青骊信又差:青骊(指马)的信使再次到来,表示离别的消息再次传来。 8. 玉笙犹恋碧桃花:玉笙(一种乐器)还沉浸在碧桃花的美丽中,形容离别的伤感。 9. 今宵未忆家:今晚还没有忘记家乡,表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优雅_8491
去完善
赏析
《阮郎归》是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离别时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离合的深刻理解。 上片“来时红日弄窗纱。春红入睡霞”,以红日和窗纱相映成趣,描绘了主人公归来时的景象,红日和春红的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心情的变化。“睡霞”一词,将春天的景色与主人公的心情紧密相连,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下片“去时庭树欲栖鸦。香屏掩月斜”,描绘了主人公离去时的场景,庭树和栖鸦的对比,表达了主人公离别的忧伤。“香屏掩月斜”,则以月斜和香屏的画面,展现了主人公离别的无奈和孤独。 结句“玉笙犹恋碧桃花。今宵未忆家”,以玉笙和碧桃花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离别的思念之情。“今宵未忆家”,则揭示了主人公离别的痛苦,以及对家的思念。 总的来说,《阮郎归》以优美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离别时的情感变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离合的深刻理解。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诗句,成为了宋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优雅_8491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阮郎归》是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50年至1100年之间,即北宋中期。在这段时间里,晏几道的生活经历丰富,他出身名门,却家道中落,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时,北宋社会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喜爱。晏几道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词作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他的离别、怀旧等主题的作品,更是脍炙人口。 在这首《阮郎归》中,晏几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们对于离别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优雅_8491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