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竹里梅

标题包含
竹里梅
竹里梅花相竝枝,梅花正发竹枝垂。 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言史,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言史,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刘言史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才子,他的诗才横溢,但一生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据《全唐诗》记载,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他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竹林中的梅花枝条相互依偎,梅花开得正艳,竹叶低垂。 风儿吹过,总是偏向竹枝,仿佛王家院中雪飘落的时节。
去完善
释义
《竹里梅》:刘言史的诗《竹里梅》是一首描绘竹子和梅花景象的诗歌。 注释: 1. 竹里梅:指竹子和梅花。 2. 相竝枝:并列生长的树枝。 3. 正发:正在开花。 4. 竹枝垂:竹子的新枝下垂。 5. 王家雪下时:这里可能指王子猷爱竹的故事,或者是描述王府里的美丽雪景。
去完善
赏析
《竹里梅》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和梅花共同生长的景象,其中“相竝枝”表现了它们的亲密关系,而“梅花正发竹枝垂”则说明了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诗人以“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收尾,寓意着竹子作为梅花的依靠,为它遮挡风雨,就像王家的贵族庇佑着百姓一样,展现了诗人对于竹子、梅花与王家的理想境界的想象和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竹里梅》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言史之手。据传,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在这个时期,刘言史虽才华横溢,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人生历经坎坷。 在唐代中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竹和梅都是文人士大夫们喜爱和推崇的对象,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坚韧不屈、淡泊宁静的品质。因此,刘言史在这首诗中以“竹”和“梅”为载体,寄寓了他对于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阶层对于自我实现、理想生活的追求。尽管他们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高尚的情操,努力在诗歌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这种精神,无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