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渡江诸将传

标题包含
读渡江诸将传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迈,字功甫,号臞轩,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迈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宽了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渡江:即渡长江,这里指东晋灭南朝时的南宋将领。 2. 诸将:此指韩彭等人。 3. 传:此指记载史事的书。 4. 功高:指他们的功勋卓著。 5. 怨府:指招致怨恨的根源。 6. 权盛:指权力显赫。 7. 危机场:处境危险的时候。 8. 希:罕见。 9. 中原:中国的中部地区。 10. 尺土:极小的土地。 11. 天上:指帝京。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歌,作者通过对历史上英勇将领的叙述,揭示了功高盖主的危险和权力的危机。诗中提到了韩彭(韩信、彭越)和廉蔺(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分别代表智勇双全的武将和谦恭自牧的文臣。诗人悲叹中原之地无法收复,表达了对其国土分裂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统一的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元1194年,南宋著名文人王迈在战争频发、民生疾苦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读渡江诸将传》。这一时期,中原土地尽失于金人铁蹄之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百姓生活困苦。作为有远见的文人,王迈痛感山河破碎、故土难回的现实,渴望恢复中原,重整河山。 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借古讽今,表达对战争与和平的忧虑,对英勇报国将领的敬仰,以及对未来复兴的期许。这首诗旨在激励人心,提倡忠诚爱国精神,并警示人们关注国家兴亡,共同保卫家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