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落第

标题包含
落第
九陌初晴处处春,不能回避看花尘。 由来得丧非吾事,本是钓鱼船上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祐,号冷斋,唐代诗人。他的生卒年及出生地均不详,但据《全唐诗》记载,他主要活动在唐德宗至唐宣宗时期(780-859)。 赵嘏的诗歌以五言律诗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戍楼、离别送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初春的九衢皆披上阳光,美景无处不春意盎然;在这花开季节无法避开飞扬的花雨和尘土。不过人生的得失不是我关心的重点,我只是江面那艘钓鱼船上的一位过客罢了。
去完善
释义
1. 九陌:古代都城中的大路,这里指繁华的城市街道。 2. 初晴:刚刚放晴的天气。 3. 得丧:得失。 4. 非吾事:与我无关的事情。 5. 是:原本就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落第”,实际是在抒发诗人面对科举失利时的豁达心态。诗人在首句描绘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美好春天的氛围。次句以“不能回避看花尘”来表达自己虽遭失败,却并不为此烦恼的心境,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则以“由来得丧非吾事”和“本是钓鱼船上人”表达了超脱世俗的哲理:得失成败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原本就是那渔船上悠然垂钓的人,又何须为功名而烦恼呢?整首诗展现了诗人以豁达的心胸看待挫折,向往闲适生活的态度,并表达了他追求宁静、自由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落第》是唐朝诗人赵嘏在科考失利后创作的著名诗篇。此诗创作于公元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的春季,正值科举考试揭晓之时。当时赵嘏满怀信心地参加了科举考试,期待获得功名,不料却未能高中,使他倍感失落和挫败。 在这一时期,赵嘏的人生际遇颇为波折。他曾游学江南,寄寓姑苏,与当地文人名士多有交流,颇受器重。然而此次科考失利让他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沮丧。虽然他才华横溢,但在唐代科举制度下,士子们的命运往往受到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 在公元9世纪中叶,唐朝已逐渐步入晚期。此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科举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尽管如此,科举仍是士人追求功名的主要途径。许多才子在科举的道路上辛勤耕耘,渴望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因各种原因遭遇挫折,如同赵嘏一样,承受着落第的打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