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赠别
月自斜窗梦自惊,衷肠中有万愁生。
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
平子定情词丽绝,诗人匪石誓分明。
会须携手乘鸾去,箫史楼台在玉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亮悄悄从窗户边升起,梦境中突然被惊醒,内心有万千愁绪涌上心头。山中的猿猴啼哭之声此起彼伏,而远处的一条小河却显得宁静悠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诗人的誓言如同磐石般坚定。让我们携手共赴美好的世界,那里有美丽的楼阁等待着我们。
去完善
释义
1. 月自斜窗梦自惊:“斜窗”即月光透过窗户斜照进来。“梦自惊”表示梦境中的突然惊醒。
2. 衷肠中有万愁生:"衷肠"指内心深处。"万愁生"形容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忧愁。
3. 清猿处处三声尽:"清猿"指叫声凄厉的猿猴。"三声尽"表示猿猴连续叫了三声就停止了。
4. 碧落悠悠一水横:"碧落"指青天。"悠悠"表示广阔无边的天空。"一水横"描述一条江水横穿大地。
5. 平子定情词丽绝:"平子"这里指东晋名士潘岳,字平子。"定情词"指确定爱情的诗歌或誓言。"丽绝"表示极其华丽优美。
6. 诗人匪石誓分明:"诗人"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匪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坚定不移。"誓分明"表示誓言坚定明确。
7. 会须携手乘鸾去:"会须"是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必须"或"应该"。"乘鸾"是成语,意指骑上凤凰或骑着祥瑞之鸟。
8. 箫史楼台在玉京:"箫史"是一个传说人物,擅长吹箫。"玉京"是指天帝的宫殿,这里比喻美丽的楼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代人赠别”,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月亮、梦境、山川等自然景象以及古人传说和神话,表达了离别之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重逢的美好向往。
首联以月、梦两个意象开篇,表达了离别时刻的哀伤与不舍。作者通过描绘月自斜窗、梦自惊的情景,传达出离别的伤感之情。同时,衷肠中有万愁生,亦展现了作者内心复杂的心情。
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分别时的场景,清猿三声的叫声象征别离的痛苦,而碧落悠悠的一水横又凸显了距离的遥远,传达了分离之际的难舍之情。
颈联提到平子和诗人,引用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爱情的誓言和定情的佳话,以此表达友情如同爱情一样珍贵且坚定。
尾联则通过对箫史楼台的描绘,寄托了对未来美好重逢的期待。其中“会须携手乘鸾去,箫史楼台在玉京”两句表达的是希望二人能够再次相聚,一起离开尘世,前往仙境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代人赠别》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50年左右,正值唐朝中期。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社会逐渐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中恢复过来,但政治腐败、藩镇割据等问题仍然存在。
赵嘏在这个时期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这使得他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创作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他在长安期间,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与他们相互唱和,共同探讨诗歌创作。
赵嘏在《代人赠别》一诗中,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